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二十九章:纪纲乱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好时节,莫无双的伤势几近痊愈,但对尘世已彻底厌弃,决意要出家为道。慧明无奈便收她做了蛾嵋“静”字辈的弟子,道号“静逸”。而此时追捕诸葛尚的风声依旧很紧,为了不连累蛾嵋,诸葛尚带着萧红玉搬到绵竹一带。

曰子渐渐安定下来,身体恢复如初的萧红玉却又和以往一样轻狂傲慢了。诸葛尚半是打趣地怨道:“还是该让你身负重伤,那时的你倒更可爱些。”

“那你把我的武功废了吧,省得老觉着我欺负你。”萧红玉笑道。“你这个臭脾气啊。”

“我打小就这样,你又不是不知道,谁叫你喜欢我的?活该。”诸葛尚对这种逗嘴已经习以为常了,竟在其中感觉到了某种乐趣。“好好好,我可管不了你这姑奶奶。”

“就是,干嘛老想着管我。你该去管管自己的宝贝儿子了。”

萧红玉的话看似在玩笑,实则很是中肯。诸葛尚顿时沉默不语。“你这当爹也太可以了,过年都不想儿子,连我这最不懂人情世故的人都看不下去啦。”

“去年冬天,我们四处躲藏,你的内伤不也是差点发作吗?”

“现在不是没事了嘛,你该去趟松江了。”

“不急。前些日子,树声托人带信来说豪儿在他那儿挺好的,让我不要挂念。”

“人家能说些什么呢?我看还是赶快把他接来吧。”

诸葛尚颇感动,但又甚是为难:“你不知道,那孩子怪异得很,他是一定不会接受你的。”

“别把话说绝。不就是个十二三的孩子嘛,你就让我试试。”……

萧红玉这回算是想错了,当诸葛豪真的被接来后,她才领教了这个怪异少年的厉害,常常不动声色就能把她气得发疯。但为了她的尚哥,萧红玉始终强忍着没有动手打孩子一下。

正当诸葛尚以为矛盾已不可调和时,锦衣卫的人不知从哪里得知了他们藏身之处,派兵来缉捕。他们只得一路向北出剑阁到达了汉中府。

沿途经过关卡时,多亏萧红玉的易容术,他们才逃过了盘查。对此诸葛豪非常感兴趣。等到他们在一个僻静的山沟里住下后,诸葛豪就缠着萧红玉,向她学本领。

萧红玉毫不保留,把能教孩子的倾囊相授。那段日子里,二人的关系显得还比较融洽。诸葛尚见这法子不错,也开始尽心教儿子武功。诸葛豪酷爱习武,头脑机灵,又有天分,一年多来武艺大有长进,与父亲和他的红玉姑姑也没了太多纷争。

三个人刚有些像一家人一般安稳地生活了。锦衣卫的追杀又至,这回是韩成、陈皓亲自带队,来的秘密而迅猛。三人殊死冲杀才闯出包围,一直向西逃到了凉州方停住了脚。

劳累过度的萧红玉内伤再次复发,时常吐血。诸葛尚心急如焚,日夜守护,一个月后终于使之转危为安。但这下又惹恼了诸葛豪,冷嘲热讽令人不胜其烦,三人关系再度紧张起来。诸葛尚万般无奈,等萧红玉伤病无虞了,赶紧将儿子送走。

诸葛豪也不想回詹树声那里,诸葛尚又想起了他的罗爷爷。赶到洪泽湖的小岛时,罗观才年事已高,自顾不暇。

诸葛尚怎忍难为老人,便请罗观才修书一封,自将儿子送到了蓬莱岛天圣教总堂。诸葛豪对此安排竟出奇地满意。诸葛尚见儿子安顿好了,才又返回了凉州。至此他与萧红玉才稳定了下来。

一晃又是数载光阴,朱棣对诸葛尚、莫无缘这些人渐渐失去了兴趣,为了不再被世人指责为篡位之君,他开始励精图治,潜心社稷。几年工夫,大明国力日强,出现了繁荣一时的永乐盛世。朱棣颇感欣慰,又组织人力编修了卷帙浩繁、包罗万象的巨著《永乐大典》。

此时的纪纲因多年来一直勤奋不懈地替朱棣铲除异已,几乎将建文帝时的臣子赶尽杀绝,也愈发受到皇帝的信任,可谓权倾朝野,炙手可热。

权势的飞速膨胀,也使纪纲的脑袋有些发涨,连干了两件昏事。一件是在徐皇后病故后,朱棣下诏命全国各地选送美人进京,纪纲竟从中挑出了两个绝色美人藏于家中,私纳为妾;再一件是他负责查抄吴王府时,吞没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将搜出的吴王冠袍也偷偷隐藏,有时还当着韩成、陈皓、董涂等人的面穿起,命令那些人高呼万岁。幸好在场的都是他的死党,没有一个告发的。

两件大事做后,竟安然无恙,他便更加为所欲为了。

先是私扣外国使者进献的贡品,后又几次假传圣旨来勒索商贾家财、倾吞富户田宅、夺取官船车马。不消两三年,他便搂的个家资亿万、富可敌国。他还大量网罗江湖高手、亡命死士,还暗中修建隧道,制造枪械、盔甲等。

朱棣见其日渐嚣张,也有些不满,但碍于纪纲功勋卓著、多年来君臣关系又好,只是偶尔告诫一下,并未深究。加上近来边疆不宁,令朱棣也无暇顾及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变化”。

原本归顺的鞑靼和瓦剌,这几年里一直在暗中发展军力,大有死灰复燃之势。尤其是鞑靼太师阿鲁台野心勃勃,手下兵精粮足之后,便开始征讨围边的部落,意图一统蒙古,进而直指中原。

朱棣见此不能坐视,急派遣淇国公丘福领兵十万北征。不料丘福刚入敌境,便中了诡计,被团团包围,最终全军覆没,丘福及所有上将无一生还。由此鞑靼气焰更为嚣张,不停出兵侵扰大明边境。

朱棣暴怒,亲率五十万大军直捣鞑靼本部。几次大战后,痛歼了鞑靼的主力,鞑靼可汗本雅史里仅带了七人七骑仓惶逃命,阿鲁台兵败请降。朱棣见时至严冬,天寒地冻,不宜用兵,所带粮草也已显匮乏,便做了个顺水人情,饶过阿鲁台,准其归附,而后回北平稍加修整,待到初春便领得胜之军凯旋京师。

春风得意的朱棣受过百官朝贺,刚刚回到内廷,正遇上已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的邱敬惠。

这位“神笔仙翁”邱慎的公子却是个使剑的高手,做事如他的父亲一般精细沉稳,但又更为果决,近来颇受朱棣赏识。此次未随皇帝出征,是朱棣特意安排他留下监视朝中文武的动向。本想去坤宁宫的朱棣一见了他,便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同到了御书房。

摒去闲杂人等后,邱敬惠先行过君臣大礼,又恭贺朱棣大捷,而后将这半年多来在京官员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做了一个汇报,并将写好的详细材料奉上。

接着,邱敬惠便讲了关于纪纲的两宗要案:一是纪纲因与武阳候薛禄同时看上了一名绝色的女道士,而那女道士被薛侯爷先夺了去,一气之下竟在朝堂之上当众,用金瓜痛打薛禄,脑袋都给打裂了,几乎毙命;二是纪纲借口大学士解缙私谒太子,将其下了诏狱,严刑拷打,打得体无完肤后扒光衣服,丢在冰天雪地里活活冻死。

朱棣心中恼恨,但未发作,沉吟半晌后便命邱敬惠退下。

端午和新年、中秋一道合称为“三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曰之一。每逢五月初五,从民间到朝廷,什么赛龙舟、吃粽子、插菖蒲、饮雄黄酒等等祭祀和庆祝活动,可谓花样繁多、热闹非凡。

朱棣半生戎马,他更喜欢的游戏是射柳,也就是在百步之外箭射柳枝,射中、射断者为胜。一到此时,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都要聚在玄武湖畔,来参加这场奇特的比赛。

朱棣、纪纲、韩成等人皆骑射高手,原本都是理所当然的赢家。但近两年来,纪纲已疏于习练,箭术大不如前。在路上便对韩成道出自己有些憷场,担心人前献丑,有失威风与尊严。

韩成道不如提前向万岁讲,您近日患了眼疾,不便——”

“不妥。”陈皓道,“这等馊主意亏你想得出,白痴也能琢磨明白是怎么回事。”

锦衣卫镇抚庞瑛一旁道:“指挥使的射术天下闻名,如此重要场合若不一展身手,岂不要引得那些无聊之辈妄下雌黄?”

作为纪纲这几年来重点栽培的心腹死党,庞瑛在锦衣卫中的地位如日中天,在纪纲面前说话也极具分量。

纪纲思忖良久,而后微微一笑道:“庞瑛言之有理,本公此番不仅要射,而且要射得惊天动地。”

韩成等人面面相觑,均不解其意。

纪纲让庞瑛凑近马来,低声吩咐了几句,庞瑛点头称是。

朱棣脸色铁青,匆匆进了干清宫,贴身太监知道万岁爷今天怒冲顶梁,谁也不敢喘口大气,接过朱棣丢过来的袍服,都缩到了一边。

“都出去!传张辅、胡淡速来见朕,万不可让其他人知道。”

不多时,英国公张辅、给事中胡淡奔进干清宫,撩衣跪拜。

这个张辅,字文弼,是朱棣手下第一名将张玉的长子。张玉在东昌大战中阵亡后,他便继承父职,并屡立战功。朱棣称帝后,封其为信安伯,后因平定安南变乱加封为英国公,是朱棣最得力的武将之一。而胡淡胡源洁则是个巡察侦缉的里手,沉着干练,机智敏达,是朱棣绝对的信臣,所以朱棣遣他接替诸葛尚遍寻建文帝下落。他因此一直在外办差,不久前才刚回京城。

朱棣命二人平身后,余怒未息地愤然道:“今日之事,你俩都看到了,有何感想呵?”

胡淡未敢答言。张辅沉了沉才道:“纪大人,实在太过分了。”

“过分?简直是反了!他以为他是谁,赵高么?敢在朕面前来指鹿为马这一套。”

纪纲一向是朱棣的头号红人,且耳目甚多,平日谁敢背后攻击于他。今见皇帝如此表态,张、胡二人的胆子才大了起来。

胡淡道:“纪大人这等作为确实是欺君妄上,罪不容诛。”

张辅也道:“那个庞瑛也着实可恶。纪纲明明没有射中,他竟敢前去折断柳枝,还命人喧哗击鼓,吆喝什么‘纪大人神射’,真是目无君父、狗胆包天。”

胡淡道:“臣以为这必定是他们事先商议好的,故意所为。”

“说的不错,现在尔等都明白了,当时为何竟无一人,敢站出来指责那匹夫的逆行?”

二人忙又跪倒,齐声道:“卑臣知罪。”

“看来尔等都被纪纲吓怕了,也怪朕这些年来对他太过娇宠纵容。可他就忘了,朕再宠信于他,他也不过是条朕豢养的狗而已。朕养他这条狗,是为了看家护院,他竟然跳起来咬主人。朕岂能容之。”张辅抬起头道:“万岁息怒。既然是条疯狗,宰了它便是。”

“且慢。”胡淡道,“纪纲虽死有余辜,但除掉他也非易事。臣在外巡察时,从一些江湖人那里了解到,纪纲近来收买了不少死士,可能就潜伏在京城内外。”

“什么?”朱棣怒道,“如此大事你因何不报?”

“万岁恕罪。臣起初以为这只是江湖人捕风捉影、信口胡言,而且臣没有信据,怎能无端——”

“好啦,你以为当如何铲除纪纲?”

“纪纲如真暗藏大量死士,那我们就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此贼狗急跳墙。再者,他的党羽遍布朝野,更经营锦衣卫多年,即使要解决他,也必须精密筹划,暗中行事,才能出其不意,一举擒获。”

纪纲的府邸彻夜灯火通明。后堂的密室里,韩成、陈皓、董涂、庞瑛以及纪纲其他的亲信庄敬、袁江、王谦等人,围拢在纪纲身边七嘴八舌议论早上发生的事情。

董涂道:“就冲着百官没有一个敢说个不字,就没什么。”

陈皓道:“是啊,皇上不也没看见嘛。”

韩成道:“皇上是真没看见,还是装没看见,这可大不一样。”庞瑛道:“哼,这种事做了就做了,有什么好怕的?”……

听众人吵嚷得愈加厉害,纪纲一抬手,室内立时鸦雀无声。

纪纲稳稳地道:“诸位,本公之所以这么做,本就是想试探一下皇上和文武大臣。现在看来,群臣对本公都是忌惮三分;皇上没看清也好,视而不见也好,总之也没说什么。这事如果真的不了了之,也就算了。若是皇上表面不提,暗地里算计,就不可不防。反正这么多年,皇上那点手段我也清楚。大伙儿无需害怕,但也要做好准备。”

纪纲侧脸对陈皓、庞瑛道:“你们俩最近要严密监视宫中动向。”“是!”二人拱手应道。

纪纲转而对韩成道:“通知外面所有的弟兄赶到那三座别墅内集合待命,一旦有变就从隧道杀进皇城,打朱棣个措手不及。”

翌日,朱棣照常上朝理事,下朝后邀纪纲对弈谈心,一同用膳后,便让纪纲回府了。

就这样十天过去,除了给事中胡淡奉旨出京继续巡察,一切如故。又过了一月英国公张辅请假回乡祭袓,其他照常。

直到七月将尽,纪纲紧绷的神经便开始松弛下来。

八月的一天,鞑靼使者觐见,送上许多贡品,以进一步表达归顺之诚意。朱棣大喜。散朝后,依旧邀纪纲去下棋。纪纲哪能推脱,便一同进了内廷。

朱棣依常例与纪纲到了御花园中。君臣在养性亭内对弈谈心,忆起当年在山东临邑马前投军的情景,朱、纪二人都颇多感慨。

“都说君臣如父子,但朕与爱卿却是亲如手足一般呐。”

纪纲一听倍感惶恐,赶紧起身跪拜:“万岁言重,实实折杀微臣了。万岁对臣天高地厚之恩,臣万死难报其一。”

朱棣并未像往常那样,立即让他平身,而是轻叹了一声,突然声调严厉地道:“既然如此,尔怎敢犯下如此之多的大逆不道之罪!”说罢,将手里的茶盅狠狠摔在地上。

纪纲心知不妙,可未及起身,亭外的毕坚、丁济、鲍宣三大高手一时跃入将他死死按住,邱敬惠手提长剑跟上,挺剑抵住他的前胸。

纪纲武功虽也不差,但事出肘腋,反应不及,再加上那四位大内近卫,每个武艺都不在他之下,想要反抗也是徒劳,只好高声喊冤。

朱棣冷笑一声,招手唤过早已秘密回京的胡淡。当着纪纲的面将调查到的大大小小六十余条罪状,高声宣读。

朱棣愤然一拍桌案,不容纪纲再行狡辩,便命内卫将其捆绑起来,押入贞星楼中。而后对胡瀠等人道:“迅速行动,将名单土纪纲的党羽悉数捉拿归案。”

“勾魂驼龙”宇文恭发疯般地狂奔到锦衣卫,拉住董涂便跑。

作为朱棣最初的六大护卫,宇文恭是惟——个被纪纲真正拉拢收买过去的。朱棣对其已不甚信任,机密之事从未让他知晓,但这家伙敢在此种情形下还冒死报信,确也出乎了朱棣等人的预料……

“完啦,庄敬、王谦他们都被抓起来了。邱敬惠、毕坚他们业已带兵将纪大人的府邸给抄了。现在什么都完啦。”陈皓绝望地道。

“我早说过,要先下手,不能等。”庞瑛抱怨道。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必须赶紧想办法。”宇文恭道。

韩成起身跨步走到楼窗边,推开条缝隙向外面,巴望了一下,又带紧窗户,回身道这玉渊楼是当年诸葛尚他们造反的地方,现在该轮到咱们兄弟啦。”

“造反?纪大人都被抓了咱们怎么造反啊?”董涂道。

韩成走回桌边低声道:“别忘了,咱们手里有一万死士,还有能直接通到皇宫里的隧道。”

“对!”庞瑛道,“皇上的手段有多狠,大家都清楚。没有纪大人,咱们谁的命都别想保的住。这时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召集好弟兄们,冲进宫里,杀死朱棣,救出纪大人。”

陈皓道:“事到如今,只好这样。皇宫里的护卫充其量不过三千,里面还有一些是咱们自己人。突袭成功,不是没有把握。”

秋日的夜风已有了一丝寒意。大明的皇宫殿宇崔嵬,层叠参差,在昏暗的夜色中仿佛起伏绵延的丘陵。在这片丘陵的许多沟壑间流淌着一股股黑色的暗流。

造反的锦衣卫与雇佣来的死士共万余人,通过隧道直接跨过东华门,穿过文华殿,迅速向内廷杀去。

因为由谙悉地形的锦衣卫带队,众人顺利地解决掉了沿途零星的守夜卫士和巡视太监,人马汇集到隆庆门前。又兵分三路,庞瑛、袁江带五千余人直接攻击后宫,董涂、宇文恭带三千余人从景运门勾奔贞星楼去救纪纲,韩成、陈皓带两千余人阻断前朝和后廷。

董涂、宇文恭的人马先朝拱卫司的小院攻击,想关闭贞星楼的机关消息。院内外的护卫见成片的黑衣人乌鸦群似的扑来,未做抵抗磨头就跑,临走时将贞星楼所有埋伏的开关全部砸烂。

董涂他们见那些开关无法修复,又听得皇宫各处警报的钟铃锣鼓齐响,心知偷袭已被发觉。不遑多想,便决定强攻贞星楼。

众人冲到那个独立的院落,守卫的兵丁早已四散奔逃。

董涂用斧头一指那八角楼的顶层,嚷道:“弟兄们,纪大人就关在楼上,谁能救得纪大人,赏黄金五千两!”

那些亡命之徒嗷嗷乱叫着踏上石阶,便向楼里闯。

头前两个使铁锤的,“咣咣”几下将紧闭的楼门砸塌,数以百计的人便蜂拥而入。不少人晃亮了火折,有的还点燃了壁上悬着的灯烛。昏黑的楼中顿时四下通明。

这时依稀听得顶楼上,有人用含混沙哑的声音在喊“救命”“快来救本公”之类的话,随后又有人高叫:“闭嘴!”

“救纪大人啊!”

死士们嗥叫着向两侧螺旋形的楼梯奔去。刚走了几步,脚下便有异动,接着从木地板里春芽破土般冒出一片片蔷薇针、仙人刺、菊瓣刀、梅花钉等暗器,立时就刺穿了数十人的脚面。那暗器上无一不淬上了见血封喉的奇毒,凡被刺中者只惨叫了一两声便倒地身亡。

其余的死士见状便往外逃,董涂守在门口呵斥道:“一群胆小鬼!跑什么?踩着那些死尸过去不就没事啦?”

宇文恭一旁高呼道:“谁救下纪大人,赏黄金一万两!”

这下更多的人涌进楼中。

“娘的,敢情这就叫‘四季花开’啊。”宇文恭悄声对董涂道。

他们其实深知贞星楼的厉害,但对其复杂的机关只算掌握了些皮毛,所以他二人暗里决定:干脆仗着人多,就拿命往上垫吧。

“不知死”的死士们踏着同伴的尸体冲到楼口,刚踩上去两三磴。数级木梯嘎吱吱地裂开缝隙,从中间蹿出一排排剑锋、枪尖,跟着由墙壁与一楼摆设的器具里箭、弩、镖刀、钢针、铁蒺藜、燕子铛等飞蝗般密集射出。一连串哭喊叫嚷后,那百余人已所剩无几。

“这‘万刃穿心’更他娘厉害。”董涂惊道。

二位首领又加赏又吆喝,这才又有一批批的死士再次杀进楼中。

这帮家伙一直上到二楼,竟再没出事,正心下庆幸,但听“哧哧哧”的声音在头顶接连响起,抬眼见十数块天花板突然都长出了许多刀尖,跟着“轰隆隆”地直砸了下来。不少人当即被砸得血肉模糊。其余的人还未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二楼顶部喷下了五色毒烟,瞬时便将该层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

烟雾里的众人大多是原地便被熏毙,个别的奔出数步后也一头栽倒。这回再没人愿意进去白白送命了。

“这‘云遮雾绕’之后,还有什么?”董涂问。

宇文恭道:应该还有喷毒水的‘翻江倒海’,吹妖气的‘八面来风’,放针网的‘天罗地网’……”

“算啦,从外面爬吧。”董涂道。

转眼间,数十条飞爪腾起从八面抓向贞星楼翘起的屋檐。死士们蜘蛛似的朝楼上爬去。另有些轻功极好的,纵身跃起,抠着斗拱飞檐,灵猫般急速上行。

那百十人大多爬过了第三层时,猛听贞星楼“咯啦啦”地巨响,从各层的飞檐内无数的箭弩狂泻而出,霎时间这座八角木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弩箭发射器。首先是爬楼的被纷纷射落,接着是楼下的大量的死士中箭身亡,而纷乱的人群因相互拥挤踩踏,死伤也不在少数。

董涂看到几个跟了自己多年的兄弟也中箭倒地,气得几乎发疯,抡起板斧高声道:不怕死的,跟我冲进去!”说罢拨打着雕翎,健步跃进了贞星楼。宇文恭见状,摆双钩跟上。其他人见当头的玩命了,个个也都舍死忘生地向楼上攻去。

同在一处的兄弟死了如此之多,活着的便红了眼,反倒没了恐惧,尽管每过一道机关都死伤无计,人们仍前赴后继地向上冲。

楼上又传来纪纲的呼救声,但大家已不太理会了。此刻,救纪纲似乎成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更多的人直想着征服这座死亡之楼。(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无限神装在都市升迁之路剑来逍遥兵王尊上冥河传承龙王殿捡漏修罗武神
相邻小说
重生之末世女王重生之末世女神末日丧尸女王医路官途最强爽点系统八十公公生一娃三体2:黑暗森林故事新编:阿Q孙子歪传和女明星荒岛漂流的日子悠闲兽世:兽夫快到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