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69章 闻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汤若望在教会中地位很高,影响很大,而礼敬汤若望,是招降朱由榔的一个重要姿态,如果汤若望能通过教会直接劝谕朱由榔,那就最好不过了。

并且,汤若望广博的知识,仁厚宽宏的品德,也确实深深的吸引着少年天子福临。

无论是福临和孝庄皇太后,跟汤若望的私交也都非同寻常,但福临心中清楚,若是自己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的一份子,肯定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毕竟,这是一种来自异域的宗教模式,就算是汤若望汲取了先行者利玛窦的经验,努力以天然宗教和一般道德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儒学和佛教,将基督教义融汇其中,但要想在短时间内为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所接受并信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顺治帝作为一国之君,对基督教充满好奇倒还可以理解,但却再不能向前迈进一步了。

因此,明智的帝王福临与母后孝庄,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了中原的宗教之上。

虽然儒教可以帮统治者“治国平天下”,但却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寄托,于是,根植在中原沃土之中的佛教,便成了满清统治者的首选。

并且,自董小宛入宫之后,在这位汉族嫔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光是福临,就连是孝庄皇太后,也开始逐渐的虔诚崇佛礼佛起来。

也许是前世真的与佛教有缘,当福临真的与佛教理论接触之后,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似乎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寄托。

不过,这些想法,他是没办法当面向济度说出来的,因此,福临只能强行压抑住内心的不愉,反而要出言赞赏济度的进谏。

听得福临这么一说,济度依旧是直挺挺的俯下身子,一丝不苟的行完礼之后,便起身离去。

在经过玉林和吕岳身边的时候,这位面色冷峻的简亲王,用一双乌亮的眸子深深的盯了玉林一眼,随即一言不发的大步走出了乾清宫。

见到济度离去之后,福临的神情明显轻松了许多,他干脆走下宝座,亲自将玉林搀扶到台阶旁边的一张雕龙绣凤的座椅上坐下,紧跟着吩咐太监也给岳乐赐座赐茶。

不知为何,在福临看来,玉林那泰然自若的坐姿,清瘦宁静的面庞,从容蔼然的表情,尤其是细长的眼睛里那超凡脱俗的光亮,都使他有一种忘形的**感。

就像是象发热的病人在额前突然敷上冰雪一样,福临此时感到,刚才与济度交谈时心下的那一股躁乱顿时化尽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心间的一片清爽宁静的感觉。

一直以来都觉得颇为心神不定的福临,顷刻间变得心悦诚服了,他规规矩矩地垂手坐着,身子绷得笔直,像是一个犯了错误诚心接受老师训斥的学童,带了几分敬仰说道:

“朕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师解惑。”福临认真地看着玉林:

“从古治天下,皆是祖祖相传,日理万机,不得闲暇。朕祖上信天神,奉喇嘛,而朕却好学佛法,这却是为何?朕是从谁而传?”

玉林闻言却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垂首默念了一声佛号,转而微笑着抬起头说道:

“其实当日在茶楼当中,贫僧就已经说过,皇上,乃金轮王转世,夙植大善根、大智慧,天然种性,信仰佛法,不化而自善,不学而自明,故为天下之至尊。”

听得一位当世高僧第二次这样揄扬自己,福临心里非常高兴,笑道:

“朕想自己的前身也许的确是一名僧徒,如今每到寺院禅房,见僧家窗明几净,处处洁净,总是好生羡慕不忍离去。

说来也怪了,朕宫里差役奴婢数百上千人,怎么就不觉得如这般清爽洁净?”

“皇上夙世为僧,未曾忘却习气,即使这一世,也是佛心天子,若久修梵行,定能修成正果”玉林点头道。

说到这里,福临兴味更浓:

“朕已有皈依我佛之心,但一时又抛不开凡尘。请问大师,朕是了却尘务再皈我佛,还是抛却尘务,即皈我佛呢?”

“尘务未了,凡心不净,即便皈依,亦难成正果,其实身在俗尘当中,同样亦可修行。

人生百年,电光石火;本无一物,何染尘埃?随心到处,便是楼台,逐意行时,自成宝相,在贫僧看来,皇上参禅悟道,决计不难。”

福临听得直点头,玉林的这番话,说的很对他的胃口,身为大清国皇帝,他怎么能放弃江山社稷呢?

并且,一直以来,福临都还有一个志向,要与历史上的明君们一比高下,未见分晓,他自然不甘心就这样循入空门,玉林的这番话,给他指明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福临一脸的欣然之色,紧接着又问道:“请问大师,参禅悟道后,人还有喜怒哀乐么?”

“逆之则怒,顺之则欢。”

“奇怪了,普通世人的反应也大都如此啊,如果是这样,参禅还有何难?”福临笑问道。

“也不难。

不见庞公云‘’难,难,千石油麻树上摊。’

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灵照云:‘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

“却是灵照超过庞公、庞婆。”福临闻言,所有所思的沉吟了片刻,缓缓地说道。

“正是!吾皇真不愧是金轮法王转世,一点即通!

其实参禅学道,不需别处寻讨,但二六时中,向穿衣吃饭处会,行住坐卧处会,于此平常心即是道,无憎爱心即是道。

不需截根盘之固执,钻骨髓之治疴,冷地里忽然觑破,始信从前都枉用了功夫!”

福临心顺口服地赞道:“大师说的是!”

“朕曾经听说禅宗当中有个雪峤和尚,据说性情真率,从不事事,末后示寂又十分超脱。不知玉林大师可知此人?”

“雪大师乃老僧的先法叔。

丁亥年八月十九日微疾,次日亲书一纸示众云:‘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

到二十六日酉时,果然索茶饮,口唱雪花飞之句,奄忽坐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人途逍遥兵王轮回乐园升迁之路捡漏然后,爱情随遇而安龙王殿判官冥河传承
相邻小说
魔刀侠情雷震万古神殇异世金庸群侠传大散修韩流核心信口雌黄调教我的美女老总明末乱臣药祖弟子异世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