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163、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敬坤闻言, 不禁惊讶地看向裴清殊。

“虽然朕从不曾向外人明言,但朕从一开始就属意于你, 难道你自己还看不出来吗?”裴清殊忍不住笑道:“在父皇面前, 可就不要装模作样了哦。”

敬坤不敢隐瞒,实话实说:“儿子是发现了父皇对我格外器重,可其他兄弟也都十分出色,儿子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不敢妄测圣意。”

“你是朕的嫡长子, 又很聪明上进,朕有什么理由不选你呢?朕没有正式立你为太子,只是因为现在还太早了。父皇不想让你活得那么累, 成为众矢之的。”

听裴清殊这么说,敬坤突然觉得心里一酸。

的确,作为皇长子, 又是嫡子, 别说被册为太子了,就算他现在还不是太子, 敬坤的肩上已经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有时候甚至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人们都说嫡长子少年老成, 十分稳重。可是其中的苦涩,只有敬坤自己知道。

他并不是一出生便想要做一个成熟稳重的大人的。只是环境逼迫着他,让他不得不迅速成长而已。

从小到大,裴清殊政务繁多,陪伴敬坤时间最长的, 还是母亲宋皇后,还有长华殿里的先生们。

他们所有人,都对敬坤给予了沉甸甸的期望,在无形中赋予了他在这个年纪本不应该承担的压力。

只有他的父皇、本应对他最严厉的人,现在却这样理解他,还试图缓解他瘦弱肩膀上的压力……

敬坤突然感到一阵鼻酸。

可是他不能哭。

从他很小的时候起,就已经不会掉眼泪了。

“可是,我若不努力的话,做得不如其他兄弟好怎么办呢?我知道父皇爱重我,只是我若不争气的话,只怕是会给父皇丢脸,也给父皇您添麻烦。”

敬坤说的委婉,不过裴清殊明白他的意思。

他是在问,如果其他兄弟表现的比他好,超过了他的话,那裴清殊还会坚持选他,而不是别人吗?

如果在那种情形下,裴清殊还是执意要立敬坤做太子的话,岂不是要在朝上面对很多争议吗?

“话是这样说没错,不过朕认为你是个既懂事、又上进的孩子,不会比别人差到哪里去的。而且如果你指的是读书或者武功没有别人好的话……”裴清殊看着儿子苦恼的样子,不禁感到有点好笑,“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做太子,或者说是做皇帝,不是说必须书读得最好,或是骑射功夫最强,而是要懂得如何发现人才,并且利用人才,平衡好局势。你若当真有心于太子之位的话,真正要钻研的,根本就不是四书五经,或是骑马射箭,而是怎样掌控大局。简单点来说,就是学习驭下之术,让天底下的人才和豪杰都心甘情愿地为你做事,向你臣服。”

听裴清殊说完这一番话之后,敬坤终于切身体会到了那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他突然觉得过去的自己,实在是太钻牛角尖了,而且钻的都还是些没什么大用的东西。

像是看出他心里在想什么一样,裴清殊微微笑道:“当然,打好基础也是很重要的。读书写字,武功骑射,这些你都不必是第一,但起码要努力去做,不能荒废了学业。不过该放松的时候还是要放松,不然的话……父皇同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你若是把心里这根弦崩得太紧了的话,父皇反而会不放心。”

这回不用裴清殊再进一步解释,敬坤自己就想明白了。

裴清殊应该是想说,历史上有很多君主,都是当皇子的时候为了夺嫡,拼命地隐忍、压抑自己的各种欲-望。等真正当上皇帝之后,就变得荒-淫无度、无心政事了。

虽说敬坤觉得那种状况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过为了让裴清殊能够放心,他还是决定从回去之后,就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些调整。

父子俩经过一番长谈之后,敬坤只觉一直压在自己胸口的那块重石好像突然被人搬走了一样,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更多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都说天家无父子,可敬坤觉得裴清殊这个父皇,对他当真可以说是掏心掏肺,真诚无比。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裴清殊内心还有自己的考量。

很早之前裴清殊就想过,古人定下“嫡长子继承制”是有道理的。

对于裴清殊来说,他的儿子们他肯定都要尽力培养。那如果这些皇子们都成长得十分出色的话,他应该选谁来继承自己的位置呢?

是选读书最好的?嘴巴最甜的?心机最深的?还是最像他的?

裴清殊觉得都不是。

他要的储君人选,一要名正言顺,身份上足以服众。

虽说裴清殊和林太后之间的母子关系一般,可他必须要承认的是,当年他能顺利继位,林太后是出了很大一份力的。起码她为太上皇生育了两子一女,位列皇贵妃之位。从身份上来说,裴清殊足以服众。再加上有傅太后这个出身高贵的养母,裴清殊当初才能不在这一点上受人诟病。

如果放着皇后的儿子不立,去立一个美人、贵人或者嫔位的儿子,这都是会引发许多问题的。

虽说宋皇后贤德,可她会容忍妃嫔的儿子越过自己的两个嫡子继承皇位吗?她背后的宋家,又会不会推波助澜,与新帝进行内斗?

如果那种情况当真发生了的话,势必会引起激烈的党争。

其次,就是储君本身的品行不能有太大的瑕疵。如果敬坤是像裴清殊的二皇兄裴钦辰那种品德败坏之人,不管他是不是嫡长子,裴清殊都不会考虑立他。

可这么多年看下来之后,敬坤显然不是那样的人。

除此之外,性格因素也是裴清殊十分看重的一个点。

他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起码还能再拼个十几年。在这未来的十几年当中,他有信心为继任之君奠定好一个基础,让他的继承人沿着他铺设好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也就是说,他不指望着他的继承人还能像他一样排除万难地去进行改革。只要能做一个守成之君,在裴清殊创建下的基础上有所进益,裴清殊就十分满足了。

在现有的几个皇子之中,二皇子敬亭和五皇子敬修的性子都有些跳脱。做个王爷可以,做皇帝却有些勉强。

三子敬惒虽然也是嫡出,不过他各方面的才能都不如敬坤,没有必要舍敬坤而取他。

唯一曾经让裴清殊有过一瞬间动摇的,就只有四皇子敬翊了。

不过这种念头很快就被裴清殊掐了去。

敬翊的综合条件,还是不如敬坤。

诚然,敬翊的天赋高,又懂得藏拙,是个聪明的孩子不假,可是敬翊的生母毕竟死得不光彩。

倒不是说因为谢嘉妃的所作所为,让裴清殊迁怒于敬翊。只是身处裴清殊的位置,他不免会有些担心,敬翊的外祖谢家,会不会把所有的宝都压在敬翊身上,让敬翊成为他们东山再起的筹码之后,再对宋皇后、娴贵妃等人大肆报复?

这是其一。

身为一个父亲,裴清殊可以不去怀疑这些。但他是一个皇帝,必须追求稳妥。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敬翊排行第四,如果裴清殊选择了他的话,就是一种对前三位皇子的否定。

到时候难受的,不止是敬坤一个人,还有敬亭和敬惒。他们肯定也会感到不舒服,甚至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毕竟和他们相比,敬翊的优势也没有说特别大。

这和裴清殊当初的情形不一样。当年裴清殊虽然也是排行靠后的皇子,但他的皇兄们和他相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明显的劣势。所以裴清殊上位的时候,才只有老十有些意见,其他人都没什么话说。

而现在,别说敬翊在刻意藏拙,就算他没有,光凭记忆力好这一点,怕是也不足以服众。

所以综合所有因素考虑,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才是最为顺理成章、也能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的。

起码敬坤做了皇帝之后,不至于引发手足相残的局面。

所有儿子都能活得好好儿的,还能发挥自己的本事为国效力,这就是裴清殊在平定匈奴之后,现在最大的心愿。

所以回京之后,裴清殊处理政事的时候,就经常把几个儿子带在身边,尽量多教他们一些为人处世和平衡政局的道理。

除了对敬坤之外,他不曾对任何人直言过打算立敬坤为太子的意思。不过几乎所有人都能从裴清殊对敬坤的态度中看出来,裴清殊对敬坤是最为重视的。

心思再敏慧一些的人还能看出来,裴清殊教给敬坤的,许多都是“为君之道”。

不知该说是宋家人还是宋池十分聪明,在这种情势之下,现在与宋家交好的大臣们,已经不会再在朝堂上提立太子的事情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裴清殊已经属意于皇长子了,只是暂时不想正式册立太子而已。若是顺其自然的话,敬坤就能在裴清殊认为合适的时间顺利登上太子之位。但若是反其道而行之,逼着裴清殊尽快定下太子名分的话,反倒有可能出现反效果。

至于其他皇子的支持者,在看出裴清殊的态度之后,也不敢再贸然请立太子了。

不然的话,他们非常容易弄巧成拙,反倒把敬坤推上太子之位。

于是裴清殊很高兴地发现,最近自己的耳根子清净了不少。起码没什么人在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说什么“请皇上赶紧立太子,以定国本”这样的话了。

专心致志地在雍定十三年的科举中选出了一大批人才之后,裴清殊打算为打破世家大族的势力,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让所有公侯伯爵像亲王、郡王一样,降等以袭。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红包随机掉落~+2分评论即有机会获得=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轮回乐园韩三千苏迎夏判官然后,爱情随遇而安狼与兄弟捡漏修罗武神人途升迁之路
相邻小说
军帝隐婚:重生全能天后我的另类人生重生之神豪奶爸一号秘书:陆一伟传奇真实舰娘游戏神猴大将军大明第一祸害重生八零狼夫勾勾来婚途陌路帝师夫妇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