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8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时半会儿,顺娘也解释不清,索性懒得详细解释了,只说发出豆芽来可以当成菜蔬卖钱,这买卖四季都做得,本钱又小,只要发出来不愁卖。

有这样的好事情,刘氏和齐氏当然心动,然而刘氏依然是追着问,顺娘是怎么晓得做这个买卖的,毕竟她们从来不晓得有这样的菜蔬可以卖。顺娘说是在汴梁城里看到的,杨柳镇这里还没时兴起来,总之先试一试再说,若是能行的话,老娘和嫂子在家里能做起来,她拿了生发出来的豆芽去卖是。如此一来,即便不钓鱼也有钱赚,只是要辛苦老娘和嫂子了。

刘氏和齐氏都说能在家里有钱赚,哪里谈得上辛苦,她们对于生发豆芽很感兴趣,要顺娘教她们怎么做。

顺娘说好,于是三人一起去了厨房,齐氏按照顺娘的要求烧了一锅温水,顺娘找出来两个大瓷碗,把半斤黄豆和绿豆倒进去……

刘氏和齐氏全程盯着顺娘,一边看她怎么做一边打听这个豆芽要怎么才能生出来,顺娘说,她会一步一步做给她们看,等到自己做一遍,然后她们会了。

次日是顺娘要进城卖柴的日子,顺娘在睡下之前想了想,又拌了些鱼食和饵料,她打算在明早寅时(3点)起床,然后去河边下窝子钓明早卯时之后的那个时间段的鱼,这是河里的鱼的一个摄食高峰期。她想,那个赵三郎光看到自己在下午去钓鱼,还不知道其实还可以晨钓吧?特别是夏天,河里的鱼在早上6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是比较好钓的,今天下午被赵三郎搞破坏没钓到鱼让她始终不甘心。

刘氏看到她在拌鱼食,问她是不是明日还要去钓鱼,顺娘对老娘说,她明天早晨寅时出门打算钓几条鱼,然后砍一担柴,再进城去。只是她怕睡熟了,所以让刘氏喊她。

“好,你睡吧,为娘到时候喊你。”刘氏答应了,让她赶紧睡。

次日寅时左右,刘氏果然喊醒了顺娘,顺娘翻身起来,把昨天晚上准备好的东西都带上出了门儿。

此时正是天色最黑的时候,顺娘出了家门儿,心里还有点儿害怕,毕竟她穿来之后还没有在晚上出过门儿。好歹她手上有斧子还有挑柴的木棒,真要碰上什么坏人也不至于毫无办法。

但她到了河边儿,也没瞧见一个人影儿,反而是遇到了不少野狗,她拿手里的木棒一挥,那些狗都不敢近身,叫几声落荒而逃了。凭着对河边下窝子的地方的记忆,顺娘借着天幕上的下弦月,摸黑走到了她曾经下过窝子钓鱼的地方,摸出一截子蜡烛,打燃火石,用火绒引燃了点燃蜡烛,放到脚下一个防风的土凹里。接着她下窝子撒鱼食,弄好之后,吹灭了蜡烛,在黑夜里静坐等着。

平常这时候,她正在家里睡得香,要是起床一定困得要命,可她现在却觉得异常清醒,精神奕奕,更何况河边草丛里的蚊子也刺激得她不能躺下闭着眼等下钓竿的时辰到来。

啪|啪|啪打着蚊子,顺娘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了一下顺序,心里有谱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很快到了可以下钓竿的时候,顺娘甩下鱼线,凝神钓起鱼来。今天非常顺,一个时辰之内,顺娘接连钓起来了七条鱼,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四条巴掌大的稍小一些的,把顺娘给高兴坏了。她把这些鱼都装进鱼篓里面,藏进岸边的水草里,接着上山去砍柴。砍好一担柴下山,她去把鱼篓从水草里面起出来,提着回家去。

回到家之后,她从鱼篓里面拿出来一条最小的给嫂子,让她把鱼熬鱼汤,再买上一些豆腐一起炖。

刘氏看见了,让她把这鱼拿进城去买,不要糟蹋钱。

顺娘笑道:“今日钓的鱼不少,不差这一条,咱家今日炖鱼吃吧。”

刘氏听了,见女儿高兴,想了想,也作罢。

顺娘忙忙地吃完了饭,进厨房去把昨天晚上泡好的黄豆和绿豆拿出来,分别放进了两个铺了干净麻布的柳编篮子,然后又让她娘找了件深色的破衣服出来,剪了,洗干净,搭在里那两个放了黄豆和绿豆的柳编篮子上。她把这两个篮子提进了柴房,放在往常洗澡的石板上,又去找了两个簸箕来洗干净,压|在上面,告诉跟进来的老娘和嫂子,每天在上头各自浇水一次可以了。现在她浇了水,等到晚上再来浇水一次,注意不要让豆芽见光,连续这样做四五天,生出来的豆芽可以吃了。

刘氏和齐氏半信半疑,说如此简单,可以了吗?

顺娘说:“当然,不信,咱们过四五日再看。”

把生豆芽的事情安排妥当,顺娘挑着捆好的一担干柴,手里提着鱼篓进城了。今天因为她只砍了一担柴,比往常要早进城些,然后路过谢家肉铺的时候,被谢乙叫住了,谢乙先是问他这是要进城去卖柴和卖鱼吗?

顺娘说是。

谢乙乐呵呵地说:“那你出脱了手上的东西早些回来,我跟我家娘子下晌要上你家去瞧瞧你娘,拜访一下喜家,谢你救了我家二娘,你最好在家,你看你甚时候能回来?”

16

顺娘想了想告诉谢乙,自己大概在未时末申时(下午3点)前会回家。

谢乙说那他跟娘子在申时之后来拜访喜家。

顺娘点点头,挑着柴提着鱼继续往汴梁城里走,她有力气,脚程快,一个时辰左右已经进了汴梁城,到达宋玉姐的宋家正店时,比平日还要稍微早些。

宋玉姐见到顺娘,笑盈盈地点手叫她进去,等到顺娘走到她站着的柜台跟前,她叫店伙计赶紧叫人来帮着把顺娘担来的柴和提着的鱼送到后厨去。

等到她看了顺娘鱼篓里的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鲤鱼和三条巴掌大的鲤鱼,说顺娘今天拿来的鱼多,加上顺娘挑来的柴火,给顺娘六百文钱好了。顺娘一算账,认为宋玉姐给自己的钱足足多了五十文还多,于是便对宋玉姐说:“姐姐,这给得太多了,我不能要。”

宋玉姐故意含笑问她:“那么喜二郎,你说,奴家该给你多少呢?”

顺娘一听她自称奴家,立刻说使不得,宋玉姐却眼中含情,轻声对顺娘说:“怎的使不得,难不成你不是男子了么?”

“……”顺娘不自觉抿了抿唇,仿佛觉得宋玉姐的话里别有一层意思一样,又或者说是她自己心虚了,总之,此时她心跳失衡,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然后用低如蚊蚋的声音说,“自然是的,只是姐姐在小的心中……”

“奴家在小官人心中是……是甚么呢?”

“是小的姐姐……”仿佛怕宋玉姐会错意一样,顺娘又补充道,“小的家中只有一个过世的兄长,并无姐姐,故而……”

宋玉姐咯咯娇笑两声,压低声问顺娘,“喜二郎,你真是这样想的么?你可别哄奴家……”

她问这话,含娇带俏的,而且还故意往站在柜台旁边的顺娘这边凑过来些,一股浓浓的包含着宋玉姐的体香的脂粉味儿朝着顺娘扑面而来,直钻进顺娘的鼻中……

顺娘嗅到这股子香味儿,竟然觉得说不出的舒服。同样都是脂粉味儿,她不喜欢昨晚那个进来陪酒的刘香儿身上的,喜欢宋玉姐身上的,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心又跳得快了些,顺娘垂眸下去,嘴|巴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分明宋玉姐的话里有所指,她也不傻,当然听得出来,自己当然不是把宋玉姐真当成姐姐的,可是呢,在顺娘心里,又觉得宋玉姐像姐姐那样亲切。

看到顺娘又露出腼腆的样子来,宋玉姐非常满意,她喜欢这个喜二郎实诚,不油腔滑调的,而且在跟喜二郎调笑说话的过程之中,宋玉姐发现自己真得有点儿喜欢上他了。

“好了,好了,姐姐不逗你了,且放过你这一回。”宋玉姐见到顺娘嘴笨,说不出来话的样子,莫名心软了,拿手中的水红帕子一扫顺娘的脸,娇笑道。

顺娘给她扫得心颤,脸一下子发烫起来,更觉得窘迫了。

正不晓得如何下台的时候,后厨的伙计来拿顺娘今日送来的鱼,那伙计看了顺娘鱼篓里的鱼说顺娘送来的好大鱼正合适拿来做鱼生。顺娘忙借着他的话说这鱼是今早才钓上来的,新鲜着呢。

伙计拿了鱼下去,宋玉姐让人给顺娘端了一碗冰雪甘草汤来给她喝,并且数了六百文钱给顺娘。

顺娘死活只要五百文,不然以后她再也不好意思来宋玉姐的店里了。

“你呀……好吧,既是你如此坚持,那姐姐也不难为你了。”宋玉姐用无奈的语气说道,然而她心里却是颇为欢喜的,一百文钱对她这个拥有一家大酒楼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可对于眼前这个砍柴卖鱼为生的喜二郎来说是不算少的钱了。他死活不肯多要,必定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优待他了,这说明他知恩图报,不贪小便宜。这样的人,不枉自己对他青眼有加。

顺娘哪知道宋玉姐一眨眼功夫,已经想了那么多呢,她只是快活地把那一碗冰雪甘草汤给喝了,觉得大大地解了渴。

收起宋玉姐给的五百文钱,顺娘向宋玉姐道了谢,刚想顺嘴问一问宋玉姐的店里有没有卖用豆芽做的菜,店门口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喊她,不用转头去看是谁,顺娘也知道这是石头。

石头在喊了顺娘后,跟个猴子一样地蹿进来了,然后进来先是装出正经样子来向宋玉姐躬身问了好,这才踮起脚一拍顺娘的肩膀说:“喜二哥,又进城来卖柴卖鱼呢?”

这话不是明知故问吗,顺娘怕石头在宋玉姐跟前乱说话,宋玉姐多精明的人,要是听出来什么,以后大家见面难免尴尬。所以,她顾不上再问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而是忙拿了自己担柴的木棒,提了鱼篓,向宋玉姐告辞,接着拉着石头往外走。

宋玉姐让顺娘慢走,改天再来。

顺娘大声答应了,拉着石头快步走出宋家正店,走出去好远才松开了石头。

石头真跟顺娘肚子里的蛔虫一样,顺娘松了他的手后,他才嬉皮笑脸地问顺娘:“宋玉姐没叫你去楼上么?这一回生,二回熟的,你是不是怕我晓得什么,才把我从宋玉姐的酒店里面拉出来了啊?”

顺娘抬手在他头上拍了一下子,咬着后槽牙说:“你个小兔崽子,少胡说!宋玉姐是个好人,不像你说得那样腌臜。”

石头被顺娘拍得歪了下身子,差点儿摔倒,不由得抱怨顺娘的力气越来越大了,这要是给自己一拳,自己吃不消。

顺娘道:“你晓得我膂力大,别胡说,不然,哼!”

她朝着石头扬起了拳头。

石头搓一搓鼻子,小声说自己不敢胡说,并且说顺娘是个傻瓜,那个宋玉姐是个奇货可居的女人,这汴梁城里的男人可不少打她的主意。若是能娶她,那可是财色双收。

他凑近一些顺娘,又建议顺娘打蛇顺杆上,既是那宋玉姐有心兜揽顺娘,顺娘也大着胆子试一试,要是真能赢得美人心,那以后成了宋玉姐的官人,顺娘还砍什么柴卖什么鱼,靠着宋玉姐,一辈子可以吃穿不愁了……

顺娘还没听完,又给了石头的头上一巴掌,说自己不是那种靠女人养活的闲汉,这种主意自己从来没打过,她叫石头以后都别说这些了,否则自己不认他这个小兄弟。

石头嘟囔:“喜二哥,你还真是傻,那宋玉姐真看上你了,你还不信……这近道儿不走,你非得去绕……等着吧,宋玉姐哪天跟别的男子在一起了,你想后悔也来不及……”

顺娘朝他举起了拳头,作势要打下去,石头缩脖子不敢说了。

此时已经到晌午时分,到了该吃饭的时候,顺娘花了十文钱买了三个炊饼,扔了一个给石头,两人在街上边走边吃。

刚才没问成宋玉姐关于豆芽的事情,顺娘这会儿问石头,因为石头从小在汴梁城里长大,走街串巷的,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石头听顺娘说是用豆子发出来的菜,想了想才告诉顺娘那叫种生,也有人用黄豆发出来卖的。

原来在这个时代豆芽叫种生,怪不得她说豆芽,老娘和嫂子都没听过呢。

顺娘问他为何自己平常没看到菜摊子上卖,石头说那个种生是在街边搭起来的棚子里卖的,街道上尘土多,种生沾了土,又叫日头一晒很难看。

原来是早有人发豆芽来卖了,于是顺娘问石头,绿豆发的种生有卖么?

石头摇头说这个不清楚,他只知道那些种生是用黄豆,黑豆发的,绿豆倒没有看见过。

顺娘便叫石头带自己去卖种生的地方看一看。

石头果真领着顺娘去看了卖豆芽的棚子,顺娘看到了里面的豆芽差不多都是黄豆芽,黑豆芽较少。

这个时代的黑豆基本都被宋人拿去做豆酱了,所以很少用来发豆芽。

顺娘问了问黄豆芽的价格,两文钱一斤,挺便宜的。但是顺娘在心里早算过账,知道一斤黄豆能够发出至少五六斤豆芽,而绿豆呢,她还不知道能发出来多少,不过,算是照一斤黄豆发出六斤豆芽来算,也是十二文钱,按照四文钱一斤黄豆算,这个利润也达到了三倍。更何况要真是做豆芽卖的话,去米面店买多点儿黄豆,黄豆的成本价还要下降。其实算没有绿豆生豆芽,这个买卖也可以做的。但现在市面上没看见绿豆芽卖,这其实是一种商机,因为人们对于新出来的东西总是比较好奇的,而且占领了先机,先做出绿豆芽销售的人会赚得多些。在卖豆芽的棚子里面转了一圈之后,顺娘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快把绿豆芽给做出来。

心里对豆芽的行情有了底之后,顺娘跟石头一起走出来。

石头问她是不是要发种生来卖,顺娘说她想做这买卖,要是真做起来了,石头可以常常吃到免费的种生了。

“那我可望着你早些日子种出种生来,如此一来,我爹又要少花两文钱买菜了。”

“你小子,等着吧,有你的好。”

石头说他已经跟着顺娘闲逛好久了,要去卖果子去了,不然到黑卖不完,回家要挨骂,还说,顺娘下次进城他还来找她。

顺娘挥手让他快去,她再逛一逛也要回去了。

石头笑着跑走了,顺娘去把早起计划好要买的东西给买了,包括一些厨房用的调料,花椒、茱萸、芥末、胡椒,还买了些辣芥菜,另外她还去买了些白色和深色的麻布,至于发豆芽的大柳条框子在杨柳镇有卖,她不在汴梁城里买了。她打算等到在家里的豆芽发成功了,再决定买多大的生豆芽的柳条筐子。还有,她记得谢乙夫妻说了在申时之后要到家里来拜访的,自己答应了申时之前要回家,所以买完东西,顺娘匆匆忙忙往家赶。到家的时候差一刻钟左右到申时,顺娘便对老娘和嫂子说了谢乙夫妻要来喜家拜访的事情,刘氏和齐氏一听赶忙把里里外外洒扫了一下,又各自去换了干净的见客衣裳,齐氏又烧了茶候着谢乙夫妻来到。

顺娘来不及洗澡,只是草草洗了脸,换了身干净衣裳,逗着小侄子可成玩儿。

申时刚过没多会儿,谢乙夫妻果然来了,他们不但带着谢二娘,还带来一个帮佣的店伙计帮着提着一大块肥膘肉,以及两瓶子酒。

喜家的院门儿早大打开着,一家人坐在堂屋里面,眼睛都望着外面呢,一见到院子门外有动静,顺娘和刘氏都站起来走了出去,留齐氏在屋子里照看着两个孩子。

谢乙一走进喜家的院子,老远看到顺娘哈哈笑起来,顺娘迎上去,行了礼,请谢乙屋里去坐。

刘氏则是上前去跟吴氏见礼,吴氏回了礼,又叫自己女儿谢二娘上前来向刘氏行福礼,刘氏不免夸赞了谢二娘几句,比如说赞人家生得好,有礼貌等等。

谢乙进了屋在堂屋的桌旁坐下,顺娘坐他对面,殷勤地给他倒茶喝。

刘氏则是请吴氏去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坐下吃茶,并说没来得及准备果子,只有茶水,请吴氏多少喝些。

吴氏说刘氏太客气了,还说这一趟来喜家,是正式来向顺娘道谢的,说顺娘救了她家二娘,是二娘的救命恩人等等。

谢乙接着让店伙计进来把那一大块肥膘肉和两瓶子酒奉上,并说这些薄礼还请顺娘收下,不要推辞。

顺娘哪能够不推辞,照例推辞一番,然后收了,转手让嫂子提到厨房里去,并说今晚请谢家人在自家吃晚饭,她让嫂子去买些菜蔬果子安排下。

谢乙夫妻自然说不用,还说他们也是趁着下晌肉铺里面生意清淡的时候来喜家认认门儿,一会儿要回去的,让顺娘不必麻烦了。

接下来吴氏主要说的是自家的女儿顽皮,那个陆二郎也是个不着调的,常招惹自家女儿,所以女儿见了他面不客气,说这话的时候,吴氏是朝着顺娘说的,仿佛在解释什么一样。

顺娘觉得自己都跟陆全结拜兄弟了,也不好说他的坏话的,便只是含笑点一点头,脸上露出好像了解一切的表情来。

吴氏见状,满意了,便又开始转换话题,当着刘氏的面,大赞顺娘勤快踏实,说刘氏有这个儿子真享福,不像自己的儿子还小,要等到享他的福还不知道何年何月呢。是个当娘的都喜欢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故而吴氏说的话刘氏觉得极为顺耳,对吴氏的映像大好,说改日她也要上谢家去认一认门儿,两家走动起来才好。(83中文 .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剑来然后,爱情随遇而安无限神装在都市判官人途捡漏龙王殿极品小神医韩三千苏迎夏
相邻小说
舌尖上的学霸绿洲与冰川声名狼藉的女友啊为凰重生一将难求修真不如嘿嘿嘿小牧场守护者不负妻缘三界第一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