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二百一十四章 何为家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逸侯霎那定在原地动弹不得,先天圣婴灵魄发出凄厉哀嚎,粉嫩四肢被剑芒烙上裂痕,当场四分五裂被绞成齑粉,发出撕心裂肺的痛苦嘶吼。

失去圣婴等于被废去武道修为,无数岁月苦修毁于一旦,顷刻便是踏进黄泉,再不复往昔辉煌,天逸侯瞪着双眼充满不敢置信,至死也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灵识之剑沿着经脉冲进泥宫丸,迸发至极锐气,强行摧毁灵识之海,天逸侯还站在原地屹立不倒,实际早已神魂俱灭,但肉身依旧完好无损。

远处屹立在瞭望塔上的盖聂,一直都在关注决战,直至亲眼目睹秦纵横施展“极心斩念术”诛杀天逸侯,不禁感受到一阵毛骨悚然,这简直就是杀人于无形的绝学。

这世上确实存在直接伤害灵识的绝学,但决没有这么恐怖,那些误入偏途的邪魔修者,撑死也就是凭借煞邪之气入侵,致使武者疯狂丧失心神,但像这种凝聚灵识为剑,不拘泥于真气抑制,进入丹田诛杀圣婴毁掉泥宫丸,确实骇人听闻。

盖聂自认也算是一代奇才,曾经也尝试过凝聚灵识,但均已失败终止,甚至还曾遭受过反噬,如今总算弄清楚真理,但却没办法进行修炼,摒弃五感六识说起来简单,搞不好就会散尽精气神,最终徒留一具空壳肉身。

秦纵横强忍爆发的重创,飞奔到乱石崩毁的地方,一掌掀飞碎石,连忙抱起熊猫宝宝,取出“六气生元丹”喂入宝宝口中催动真气炼化,开始修复受损的经络骨骼。

“宝宝交给我照料,你还是主动操纵五行迷踪阵,尽快囚禁那些韩军,避免造成无谓伤亡,关于天翼关百姓有什么打算?”盖聂仿佛凭空浮出,接过宝宝抱在怀里,输送真气继续提炼药力修复伤势,望着秦纵横出声探问。

秦纵横双手瞬结玄妙印决,磅礴灵识覆盖天翼关,立即开始操纵五行迷踪阵,金光阵当中被困住的魏军,登时感受万丈金光不停折射,头晕目眩纷纷晕阙。

其余四大阵法纷纷发挥强大功效,逐一囚禁所有魏军,阵图已经跟天翼关大地相连接,表面上没有丝毫变化,但早就被困在阵法幻境。

龙麟军全都被传送出阵法,齐齐汇聚在残破城楼,张仪拿着竹书望着已经死亡的韩国天逸侯,眼中露出笑意,立即沉声说:“六大将军全部都被斩杀,一些偏将跟大都统愿意投降,十万魏军暂时被困在阵法当中,但终究不是最好办法。”

“这里有禁血丹跟禁气丹,前者拿去煮水给那些魏军食用,直接减弱气血流动,束缚他们的行动,后者直接送给偏将跟大都统食用,禁锢真气运转,五行迷踪阵已经封锁整座天翼关,任何讯息都不可能传达出去,不必担心他们造次。”秦纵横挥手抛出乾坤袋飞向张仪,转身进入尚未损毁的城楼建筑当中,伤势也需要修复疗愈。

晨曦自遥远天际浮出,为天翼关带走暗夜厮杀,城池当中的老百姓纷纷为崭新一天的生活奔波,可当看到宏伟城楼那残破的面貌,以及一夜之间消失无踪的驻军营地,街头巷尾挤满老百姓,一些胆大的百姓连忙勘查营地情况。

秦纵横睁开双眼吐纳灵气,吞食丹药修复伤势,基本已经恢复如初,立即走出残破建筑,灵识覆盖天翼关,将那些百姓的行为尽纳眼中,这种情形实属正常。

“立即拿榜单告示贴出去,通禀全城百姓,天翼关已经归秦国所有,但不必感到惊慌失措,决不会伤害任何百姓,希望城中大儒,商贾,士绅,官员,学子,百姓各派出一些代表来城楼会谈。”秦纵横立即朝着张仪下令安排,这件事必需严格督导。

王贲拿着书写好的告示,亲自贴在天翼关中心地带,纵然城池宽广人口稠密,但这份告示内容实在太过骇人,几乎就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递全城。

直至正中晌午,终于有一些人连抉登上城楼,从穿着打扮就很容易辨识职业,一名中年男子手持古卷,身着白衣长衫气质温润,自有一股正气蕴养,目光平静不掀波澜,立即抱拳拱手:“既然秦国已经攻下天翼关,并承诺不伤害百姓,我正是这座城池一家书院的先生,告示字里行间透着善者仁心,特意前来参与会谈。”

张仪领着这些代表进入残破建筑,简单收拾至少还过得去,秦纵横端坐在高椅上品茶,眼眸深邃幽逸,看不出任何情绪,更令人猜不透一丝想法。

这些代表到也懂得规矩,全都非常恭敬地施予礼数,然后按照安排陆续入座,竹迁奉上香茗待客,这种待遇恐怕还真没什么人有资格享受。

“我是天翼关丞,算是这里最高级官员,敢问打算如何处置我们?”关丞形貌普通略显富态,但语气不卑不亢,言辞中难掩尴尬愁苦。

“我是天翼关首富,既然攻打肯定早就调查清楚,我可不敢羊装不知情。”王福贵一袭锦缎绒袍奢华贵气,神情看似稳重实际很不自然,显然有些恐惧。

“我代表城中所有百姓,原本就担任纳粮官,因此被推举前来会谈。”李游表现的非常畏惧,双手也无所适从,不停蹭着自己的裤管。

“大家放轻松不必担心”秦纵横端着茶盏露出笑容,眼睛看着前来的代表,含笑点头:“我非常高兴各位肯来会谈,只要互相理解就好办,讨论城池的事情暂且搁置,我且问诸位何为家国?”

残破大厅突然变得安静,这些代表各有所长,却又不太懂得政治,更不会关乎天下兴亡,白衣大儒率先站起宏声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战争只会带来无尽伤痛,我们必须先说服诸侯王,尽量免战休养生息,只要国泰民自安。”

有一名墨家学子站起接续说:“侠道非攻亦是墨守成规,中土神州数百年争战不止,无数冤魂束缚囚禁,老百姓无法平静度日,妻离子散烽火连天,皆因掌权者野心勃勃,一己之私毁坏家国,需遵循规矩不擅自操戈,可得天地太平。”

秦纵横逐一听取这些代表的言论,这其中不缺乏可用的精辟论,但都华而不实空口白话,悠悠站起朗声说:“家国并非单指某一个诸侯王建立的朝廷,难道大家全都忘记曾经一统神州的大周朝吗?如果按照现在的连年征战跟曾经太平盛世比较,哪一种更容易接受?所有人都是炎黄子孙,血统中都流淌着一样的血脉。

儒家圣贤匡扶黎民社稷,但在这乱世当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墨家借助侠论夸夸其谈,却又毫无作为,道家主张治大国如烹小鲜采取无为而治,但若不主动放好需要的调料,煮出来的东西一样不入流。

百家思想错综复杂,原本互相借鉴彼此进步,如今却是争夺思想主流,闹得中土神州百姓思想纷乱,即裂土为国又要拿各家学说来治国济世,数百年的争斗与发展,难道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白衣大儒再次站起反驳:“按照将军的言辞解释,要想重现大周朝当年的鼎盛风采,就必须一统神州,瓦解八百路诸侯国裂土封疆的现状,又是数不清的连绵战争,打来打去还不是为登上那张宝座,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秦纵横神情变得凝重,摇头说:“征战不光是王者野心,更是资源贵乏的迹象,如果大家一直相安无事,紧接着人口就会呈现井喷式增长,诸侯建立的朝廷有多少疆域?吃不饱穿不暖就会人心浮躁,没有统一的律法跟制度,这样的局面会永恒持续,先生的后世子孙将会永远活在烽火战争当中。”

大厅再次变得鸦雀无声,这些代表听得懂其中的含义,白衣大儒瞪着眼睛哑口无言,心里却已经赞同这番话,儒家不正是为济世黎民而奋斗,忘却自身投进时代的浪潮,如果真能重现大周朝的风采,那整个中土神州将会永无战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冥河传承判官无限神装在都市修罗武神逍遥兵王极品小神医人途恶魔少爷别吻我龙王殿尊上
相邻小说
末世之饲主小仙女王爷,休书签一下暴躁大佬的小仙女超甜哒他的软萌小仙女神武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