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5.为爱进厨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田静给组里的人都做了分工。

她一面发动大家寻找身边熟悉的亲朋、好友,又积极联系美食栏目的热心粉丝。

另一方面在美食节目中打出应征热线,方便感兴趣的观众主动报名参加。

赞助商也很快联系到了。

这样,每期节目会对参与的观众送出食用油、大米、水果礼盒等物品作为答谢。

有物质做基础,有人情做保障,感觉参与的观众人数似乎不用愁了。

田静又跟丰壮壮和他的助手方志钢特别交待,这次拍摄不同以往。

她的想法是,这次节目,并不是以介绍家常菜的做法为主。

毕竟是普通百姓人家,可能在菜式的做法上不太容易找到创新之处。

所以拍摄重点要放在挖掘每家人日常生活里的微小细节上。

每个将要被拍摄的家庭,节目组可能要做许多提前工作。

比如提前进行采访,挖掘普通家庭那些琐碎却温馨的细节。

本子也不会像以往那样相对固定。

田静会根据每家的特点,提炼亮点和特别之处。

难得的是,这一次组里的成员空前团结。

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对新节目抱很大兴趣。

壮壮带头表态:服从命令,听从田静指挥。

连一向爱发表相反意见的老邵,也被调动起来了。

老邵和几个社区的领导混得比较熟,加上他也是个能说会道之人。

他也不管这个节目是否需要保密,已经在他的朋友圈子里“广而告之了”。

弄得现在,田静这节目还没开始制作,已经被熟人问起了。

田静既高兴,又有些担心。

她怕这次搞不出点名堂的话,对不起汪羽的信任和重视。

好在现在田静做的“美滋美味”节目已经在本地具备了一定人气,积累了不少粉丝。

田静虽然不能一呼百应,但主动报名的观众加上他们自己联络的热心人士,足够做上好几期节目的了。

接下来,田静又忙着制定录制节目的流程和细节。

抓紧时间对已经报名的观众进行初步的筛选。

这个必须得一家、一家先进行入户走访。

田静亲自带着老邵的徒弟小范负责前期摸底走访工作。

才走了两三户待选人家,田静就异常兴奋。

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家,厨房里、餐桌上各有各的故事。

比如有一户姓王的大伯,女儿刚从澳大利亚回来。

为了支持女儿出国念书,王大伯夫妻节衣缩食,餐餐以面条为主食。

女儿回来后,一心想带父母出去吃顿好的,但父母怎么都不同意出去吃。

这次王大伯女儿看到电视台美食节目在招募热心观众,参与“走进普通人家的厨房”活动。

她就打了好几通电话来报名。

田静上门了解了王大伯家的情况后,决定先从这家人家入手。

但王大伯女儿并不太会做菜。

她尴尬地跟田静说,她在澳大利亚留学,也多以西餐为主。

但面包、汉堡,甚至意大利通心粉这类,她父母并不喜欢吃。

王大伯的女儿询问田静,能否帮请专业厨师来家里烧一顿好吃的,孝敬父母。

钱由她来出,厨师还请田静帮找。

她的这份孝心深深打动了田静。

她临时想了个招。

虽然是走进普通人家的厨房,但她想录制的节目并不局限于厨房。

她马上决定,一方面录制王大伯家平时吃面条的生活场景。

并以闲聊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讲诉面条背后的故事。

另一方面邀请饭店名厨,带王大伯女儿去菜场采购新鲜食材。

然后在王大伯家的厨房里,王大伯女儿在名厨的指点下,亲自做一桌饭菜让父母品尝。

在田静看来,再好的厨师,也比不过自己亲人下厨做的那顿饭有意义。

说干就干,王大伯的女儿虽然手忙脚乱。

切的土豆丝不够细,炸的鱼块也都散成花。

但当满满一桌带着她对父母爱意的饭菜做好后,王大伯夫妻品尝后,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王大伯的女儿也感动得哭起来。

她说,父母为自己做了二十几年的饭菜,结果为了她能出国留学,父母吃的是最差的饭菜,现在,她终于能为父母亲手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了。

原本她有些畏惧厨房里的油烟,通过这次现场实作,让她下厨的信心倍增。

她说要趁在家的这段时间,天天下厨为父母做饭。

王大伯夫妻则一个劲地感谢栏目组的工作人员,感谢田静策划出的这个节目。

王大伯说,其实饭菜普通点都不要紧。

最重要,最开心的是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聊天。

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连田静都眼泪盈眶。

在她看来,现在,节目是否能一炮打响都已经不算太重要的事了。

重要的是,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很快,第一期“走进普通人家的厨房”就录好并剪辑好了。

样片拿给台里领导审看后,汪羽又邀请台里几个栏目组长一起观看,并共同讨论。

最终,这个节目获得大多数人肯定。

潘文静甚至夸张地说,这节目看了好感人,她都想哭了。

因为她联想到自己了,自己从来也没为父母做过一顿饭。

潘文静这通发言,又引发了其他人的反思。

平时还真的顺理成章地吃着父母做的饭,总是借口忙,借口不会做,而逃避厨房的活。

大家都表示要赶紧找时间为自己的父母做做饭。

哪怕帮忙切切菜,在一边陪父母说说话也是好的。

汪羽到底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在大家分外激动的时候,他给田静这档节目提了个改进意见。

他说“走进普通人家的厨房”这名字太长,改为“为爱进厨房”是否更妥当?

他又顺口夸道:

“田静,看来你更适合做情感节目。你总是能从细微处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真善美。”

田静笑道:

“领导,你要老这么表扬我,我会骄傲的!”

汪羽说道:

“做得好就应该多表扬啊,你们组为这个节目没少做功课,大家都应该向你们学习。”

潘文静在一边故意抗议道:

“汪主任,我发现你越来越偏心眼了!田静做节目做得好,这点不假,但你也不能老帮她不帮我们呀。”

“我怎么只帮她没帮你们了?”汪羽不解地问。

潘文静道:

“我们少儿组的节目怎么出新呀?我快做不下去了。

要不,领导能不能考虑把我换个组,整天在一个组里呆着,真要干腻了!”

“你这想法可不对啊,如果你自己先腻烦了这档节目,怎么可能有好的心情去钻研呢?”

汪羽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把潘文静的话给反驳了。

他又说:

“换组?现在哪个组能调出人跟你换呢?

再说了,你在儿少组也干了这么多年了,总比别人有经验。

至于创新嘛,你多看看其他省市电视台的青少年节目,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吧!”

一番话说得潘文静哑口无言。

田静暗暗佩服,平时不觉得汪羽有什么过人之处。

田静一度还只当他是有背景、运气好,空降到栏目部主任这一职位。

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和观察,其实他还是很有本事的人。

工作中遇到瓶颈时,他提供的一些点子能马上帮人打开思路,让人豁然开朗。

最让田静吃惊和佩服的是:

电视台栏目部女将多,女人之间容易打肚皮仗,爱闹个小情绪、爱搬弄是非。

但汪羽很好地平衡了女人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

或许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让几个女强人都收敛了要强的本性。

但也缘于他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和应对本领。

发现自己越来越用崇拜的眼光看待汪羽时,田静吓了一跳。

田静现在有一种类似少女怀春的心境,很想找个人说说。

台里虽然女人扎堆,可根本不敢跟她们聊及隐私。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

隐私说出口,不出半日就会被加工成八卦新闻。

田静想到了闺蜜赵小芸。

自从丰壮壮和她分手后,连累她和赵小芸也不常见面了。

丰壮壮起先托田静带房租钱给赵小芸的时候,田静还有理由找赵小芸会面。

上次发现小芸交了新男朋友后,壮壮自尊心受挫。

他现在连提也不提赵小芸了,也不许田静在他面前提赵小芸这三个字,似乎要把她彻底忘记。

这样,田静更是找不到理由去见赵小芸。

加上因为壮壮的事,感觉赵小芸和自己产生了些芥蒂。

虽然壮壮是赵小芸要求自己帮忙牵线的,但最终他们两个人没能走到一起。

作为两个人的共同朋友,小芸可能是觉得有一点尴尬。

所以这么长时间,田静要是不主动打电话给她,她也不像以前那样会主动联系田静。

是时候去化解一下朋友之间的倦怠症了。

田静的酒肉朋友并不少的,但真正谈得来又无所顾忌的,也只有一两个。

其中有一个闺蜜还因为工作调动,现在不方便联络了。

田静想着要重新恢复和赵小芸的闺蜜关系,就特地去买了瓶香水,带上自己新鲜出炉的戚风蛋糕。

她算好赵小芸休息的日子,去找她。

赵小芸开门见是田静,略有些吃惊:

“呀,你过来怎么不提前跟我打声招呼的呢?”(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判官冥河传承恶魔少爷别吻我然后,爱情随遇而安狼与兄弟修罗武神捡漏轮回乐园逍遥兵王
相邻小说
绝世神尊我的帝国农场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岁月是朵两生花四幕戏制片人[美娱]昆仑侠杀人神话三国钉子户业余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