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力足出城迎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为避免尴尬的气氛,他笑吟吟看着苏尔曼说道:“苏尔曼大哥的心态是对的,一个战士,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是保持必胜的心态;无论面对多么弱小的敌人,都要保持狮子搏兔的谨慎!呵呵,总之,我们要在心态上藐视敌人,在战场对战中重视敌人,时刻保持全力以赴的斗志!”。

“好,子龙兄说的好!”太史慈带头鼓起掌来。虽然赵云和高顺武技不在一个档次,但是赵云带兵的风格和高顺极其相似:仿佛是从一个磨子打造出来一样,都是注重平时训练的细节,保持军纪面前,将士一律平等,同时又是爱兵如子。

当然,一个士兵能成为一名陷阵营将士和白马义从,成为他们麾下的勇士,条件也是极其严苛的。

第二日清晨,没有围栏的营地里想起集结的鼓声。吃完早餐的全体将士结束短暂的休息,骑兵骑马,步兵步行,快速赶往简陋的校军场。赵云和太史慈并肩站在一米高的土台上,燕云侍卫和白马义从侍卫分列土台下面二侧,高顺苏尔曼已经一干营校尉一字排开站在土台前方三米处。

集结的将士以队为单位报数,队长把人数报告给曲军候,曲军候又把合计的数字报给部司马,部司马又把统计的数字报告给营校尉,最后营校尉把所部的将士人数报给赵云和太史慈。

太史慈麾下二千多骑兵位列整个军队反正的左边,赵云统率的白马义从和步兵则是位列整个军队方阵的右边,中间的方阵人数最多,乃是来自刘虞一方的俘虏。猛然面对一个军团规模的兵力,赵云也有点的不淡定,他暗中调整自己的呼吸,而后星目连闪精光,来回巡视了一遍巨型方阵.

赵云把手一挥,浑厚的鼓声便戛然而止.鼓声一停,赵云和太史慈同时感到一股浓重的肃杀之气从万人方阵中劈面而来.二人在浓郁的肃杀之气刺激下,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二人同时在心底感叹:一万多将士组成的方阵,果然壮观,果然气势非凡,果然不同凡响啊。

面对澎湃的肃杀之气,二人心头压陡然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舍生忘死的勇气和气魄。太史慈对赵云重重点点头,赵云心领神会的便对万人方阵开始训话:“诸位,今天我方要出城迎击戎狄军队!古人云:文死列位,武亡沙场!沙场对我们而言,就是生命绽放的舞台,就是生命最好的归宿!……今日是我方与戎狄军队决一死战的时机,希望诸位保持昂扬的斗志,奋勇杀敌!最后,本将会把诸位的表现如实上报给蓟侯,让蓟侯论功行赏!”。

赵云说着话,把目光重点盯在俘虏组成的方阵上。这些俘虏不是刘虞麾下的御林军,就是地方宗族的族兵,他们平时只知道耀武扬威,并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他们在即将发生的战斗中不拼死作战,估计下场还是被军法处死,因为他们是待罪之身。

他们在赵云的动员下,也是个个战意十足,就是平时生性胆小的族兵,此时也在握紧拳头发誓:就是死在战场,临死前也要拉个敌兵做垫背的……

赵云看着俘虏将士热血的表情,满意的点点头。在明媚的阳光下,赵云举起表示军队出发的红色三角旗。在赵云的指挥下,一万多大军便按照部曲的编制一曲接着一曲有序的离开校军场。

此时,守城的将士已经将三座城门洞开。覆盖在官道上的残肢遗骸以及各种城防器械也被清理干净。就连距离城墙根数百米处尸体堆积而成的掩体也被清理,数千敌人的尸体也被就地掩埋。

一万多大军分成三路通过三个城门,保持齐整的队形匀速的速度冲到飞龙岭北边的草地上。骑兵在前,步兵居后,当然步兵方阵又细分为长枪方阵和盾牌兵方阵,弓箭手方阵位列最后。

作为主讲,太史慈和赵云并列站在大方阵的前面。此时,对面的戎狄军队也在集结军队,由于都是骑兵,戎狄军队才组成一个方阵便从营地里急速冲向战场,紧接着便是第二个方阵集结完毕……这种方式虽然粗糙,却胜在机动灵活。随时能应对突发的事件。

地动天摇之中,声如滚雷的马蹄声中,冲天而起的烟尘中,一波接着一波的戎狄骑兵直往战场冲来。直到距离官军方阵的千米处,戎狄的骑兵才立马静止原处。千米是骑兵最佳冲锋的距离,这个距离战马和将士都会感到兴奋的。

如果说官军的方阵是规则的雁翅阵,那么正在集结的戎狄军队就是纵向的一字长蛇阵,其队伍由头向后不知绵延多少米啊,乌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尽头。如此“一”字阵型,可以保证受打击的面积小,同时又能保证疾速冲锋的可能。

对于戎狄军队的构成,与戎狄作战多年的赵云自然熟烂于胸,而太史慈以前通过苏尔曼的描述也是有所了解。赵云唯恐太史慈认不清戎狄军队的构成,他手指着戎狄军队的军队,轻声对太史慈说道:“太史,敌军阵营左边的军队,骑兵身穿兽皮甲散乱长发的乃是匈奴兵,敌军中间阵营的骑兵,身穿轻甲的乃是鲜卑兵,右边的脸上涂满五彩颜料的乃是乌桓兵!此外还可以从战马的装备区分:由于鲜卑族身受关外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战马都有马鞍,而乌桓是继匈奴霸占草原的后起之秀,他们的战马和匈奴骑兵一样,都没有马鞍!如此,乌桓骑兵古老的匈奴兵一样,都是骑术精湛……比较而言,汉化的鲜卑兵比乌恒兵和匈奴兵作战更加凶悍,不可等闲视之!”。

太史慈专注的看着千米之外的黑压压一眼望不到的敌军,听着赵云详细的介绍,默默点点头。熟读历史,太史慈也知道一些历史常识:可以说是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漠北草原便是匈奴的天下,匈奴依仗移动性极强的骑兵经常骚扰中原的边塞,直到汉朝前期达到巅峰。汉朝前几任皇帝都是用和亲的方式应付实力强横的匈奴。直到汉武帝时期,中原才有和匈奴叫板的实力。几次征伐,汉朝的军队终于消灭了匈奴的主力部队,从此匈奴再也形成不了气候。

不过,由于水土不服,也由于汉朝没有实力彻底占领广袤的草原,于是一方水土必须养育一方人,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古老的主人倒下了,新的势力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鲜卑族和乌桓族逐渐强大起来,天山西域的羌族也把势力的触角渗透进来……经过百十年的磨合,终于形成多个民族共同占有辽阔草原和荒漠的格局。他们被当时的汉族统治者统称为“北方戎狄”,北方戎狄与南方蛮夷遥遥呼应,经常侵犯汉族的地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轮回乐园龙王殿尊上人途极品小神医狼与兄弟修罗武神然后,爱情随遇而安
相邻小说
英雄联盟在异武世界神棍重回初三诡命一品萌宝痞妃娘青云之上帝陵重谱人生大隋风云竹马是个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