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十三章 意外引起的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手轻抚着雷蛇宝剑,殷丞感到有一点惊悸,可沉下心来一琢磨,却又无法把握自己究竟在担心什么。

“主公,此剑威力非同小可,只不知与藤甲相比,哪个更强上一些?”赵云等人穿藤甲已经很久了,早就习以为常,而太史慈才穿不久,对藤甲的印象格外深刻,所以立刻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对哦!殷丞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一直担心的不就是这个嘛。藤甲可以说是殷丞最大的倚仗,如果莫名其妙地搞出把剑能砍坏藤甲的,那这把剑以后会不会反而成了自己的软肋呢?

“值殿武士听令,速取藤甲一试。”殷丞大叫道。

“主公,我去取来,藤甲保管严密,寻常人是拿不来的。”陈宫起身道。原先藤甲是由董和一手经管的,现在董和留在了益州,江东的内政就由陈宫执掌,但具体事物则由虞翻协助处理。

“好,有劳公台了。”

稍倾,陈宫手托一个木盘走了进来,盘中放置的正是藤甲。殷丞看着盘中的藤甲,并未用手去拿,而是伸出宝剑插入藤甲的下放,然后朝上一挑,将藤甲扬到了半空。

殷丞对着空中的藤甲,一甩手就是十字交叉的两剑。两道白光闪过之后,藤甲毫无反应地继续下落,直到掉在了地上,才裂成无数根藤条。

呀!众人惊叹不已,而殷丞则冷汗连连。靠!自己没事搞出这么把宝剑想作死啊,万一这剑被人偷了,或者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遗失,不就等于……

一时间,殷丞有了毁剑的冲动。

殷丞内心中正在为是否保留此剑而痛苦地挣扎着,脸上也或多或少地表露出了那么一丝无奈和惋惜的神情,在场的人大多被宝剑的威力震慑住了心神,只有徐庶和鲁肃留意到了殷丞的异样。

鲁肃悄悄走到殷丞身边,以只有他们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主公,可是担心此剑过利?其实不然,万物过犹不及、满则易损。藤甲有逆天之嫌,故而降下此物以为克制。今日主公得此异宝,正是天命所归,可挟此号以令天下矣。”鲁肃的话听起来神神道道,不过殷丞还是听出了另一层含义――藤甲太过变态,掌握藤甲军的人难保会不会心生异志,有了这把剑,就可以砍他丫的了。

鲁肃说完刚走开,徐庶又过来了,小声对殷丞道:“藤甲过万,剑只一柄,何需劳神!”说完后对殷丞神秘一笑,然后也走开了。

殷丞哑然!这个时代的谋士都这么变态吗?自己只是犹豫了一会儿,就什么都被他们看穿了。丫的,就不能给我留点隐私吗!

不过他们说的还真对,自己完全没必要为了这一把剑而烦恼。留在自己身边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万一真的丢了,老子藤甲过万,一拥而上的话,一把破剑能起什么作用!

经过鲁肃、徐庶的开导,殷丞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撇开那些无谓的烦恼,将宝剑交予众将欣赏、把玩,一时间场面极其热烈。

―――――

与此同时,江东群雄都从各自的渠道了解到了魏兴的归队,而且他们事先也都知道,魏兴所率的是益州最后一支人马,他的到来,是否意味着孙策即将面临殷丞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呢?各大势力都在猜测这一问题。

令所有人感到瞠目结舌的是,在此之后的近一个月间,乌程城中的殷丞丝毫没有用兵的意向。整个乌程被殷丞派出了鹰候四下围住,别人根本难以打探到任何消息,也就无从判断他的目的。这种情况实属反常,连孙策都不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幸还是不幸。

其实是别人不知道,待在乌程城里的殷丞,比他们任何人都还要感到郁闷。不是他不想去打孙策,而是不能去打。殷丞怎么都没想到,拥有当世最多随军郎中的滇军,居然会在乌程出现水土不服。

滇军全都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远涉江东自然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可殷丞早就有了准备,各种防御药丸,都快成了滇军将士的闲暇零嘴了。可就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得病了。病情倒也不能说很严重,三成人感到不适,一成左右上吐下泻,少数人卧床不起。

看着这些面容憔悴的士兵,殷丞只得无奈地推迟了攻击时间,同时还在心中不停的骂娘――老子又不打水仗,为什么也会享受曹操的待遇!

不打水仗?倒也未必!徐庶就不无担心地告诉过殷丞,趁着这近一个月的空闲,周瑜居然在震泽成立了水军,虽然规模不大,仅有百条中、小型船只,可以组成一支人数五千左右的水军,却也不是滇军所能抗衡的。

徐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孙策所在的阳羡和殷丞所在的乌程都靠近震泽(太湖古地名),有了水军的孙策就能从震泽向乌程的背面发动偷袭。水军的威胁也许不大,但总是一个麻烦,增添了不少变故。

与徐庶、陈宫等人的担忧不同,殷丞并没有太多的不安,相反他还有些窃喜。孙策在震泽湖里的水军对殷丞的威胁,远远不如在大江里对曹操造成的那般严重,完全可以先将他丢在一旁不予理会。

在殷丞的计划中,滇军早晚是要成立水军的、甚至说是成立海军,他很乐意看到周瑜的水军出现,只要将孙策陆地军队坚决消灭掉,就能把他们赶下震泽当水寇。这支震泽水寇,将会是滇军海军的陪练对象,滇军海军还要靠他们的磨练来茁壮成长呢。

孙策的水军还很稚嫩,滇军的海军更是遥遥无期,目前应该考虑的是尽快把江东掌握住。在一个月的疗养期后,殷丞等人开始了战略决策性的讨论。

“主公,我军现在实力大涨,孙策业已不足为虑。不如趁此机会,先把王朗、严白虎之流铲除干净,也好在江东谋一安身之地。”虞翻首先建议道。他是搞内政的好手,可光这一个小小的乌程,而且还是向严白虎‘借’来的,实在让他感到有劲没处使。

“不妥,主公。能占会稽、吴等郡虽好,可一时间没什么理想的借口,不利于稳定江东民心。况且,拿下这些地方,我们也暂时无心建设,纯属费力不讨好的事。”赵云立刻表示反对。

“是啊,江东之敌唯孙策一人耳,不可本末倒置。”魏延也是这个意思。

“可是,如果不打王朗等人,万一他们和孙策联合起来,届时欲除则需多虞翻手脚,这也不可不虑。”吕岱有些犹豫不定,不知道该支持哪一边。

“主公,历来攻城不如攻心,可否使人劝降王朗等人?”鲁肃想了想问道。

“若能劝降当为上策。不过王朗、严白虎等人久居江东,我军初到,他们岂肯轻易归降!”徐庶捋着几根短须,摇头晃脑道。

“王朗、严白虎乃是鼠辈,岂敢与我军抗衡,主公可先使人劝降,若是不降,我愿领军前去杀他们个鸡犬不留。”典韦豪壮地拍着胸脯。

“不必如此麻烦,我军可先与孙策交手,待我军将孙策打得狼狈逃窜之际,在携大胜之威劝降王朗之辈,自可大事遂成。”徐庶摆手制止了众人的议论,随后慢条斯理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好,就依元直所言。”殷丞从善如流,一听就答应了。

在万众瞩目的‘期盼’下,益州兵马终于出动了。不过出动的兵马远不如他人预料中的众多,全部人马有,高顺率一千蓝鹰翼、赵云、魏延率两千强击军骑兵、黄忠率三千强击军弓兵,再加上殷丞亲领五千蹬萍军及麾下将佐,一共两万一千人。其余各部被留在了乌程,一来可防备孙策的震泽水军,二来是为了就地收集物质运往阳羡。

殷丞将首战目标锁定在了阳羡,孙策和周瑜都在阳羡,殷丞是想一下子把他们打痛了,好来个先声夺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扩军,孙策手下的兵马已猛增到了近十万,两个月的训练,也使得这些兵马不至于一触即溃,孙策的心也安定了不少。唯一一件让孙策坐立不安的事就是,作为他的起家部队,那五千袁术给予的、战力斗最强的扬州军,由于孙策和袁术闹翻,使得他们的军心很不稳定。周瑜甚至建议过孙策干脆把这支部队解散算了,免得出什么意外而自乱阵脚。只是孙策有些不忍,这才被留在了曲阿守城。

孙策的十万大军要分守各地,阳羡城里只有四万多人,听说殷丞只带两万人前来攻城,孙策既松了一口气,又为殷丞明显轻视自己而感到着恼。

殷丞于阳羡城外安下大营,随后便不做停留地带人城下挑战,一千骑军、一千蓝鹰翼、一千弓兵威风凛凛地列阵于野。

周瑜力主先避而不战,等到益州兵马士气懈怠之时,再行出战也未迟矣,可孙策不肯听从。本来孙策想趁殷丞初至、立寨未稳之际出城偷袭,然周瑜苦劝,说什么益州骑兵骁勇,我军以步卒偷袭骑兵甚为不妥,孙策这次无奈放弃。

孙策手下兵马士气低落,如果避战,也许士兵会未战先乱。先前的偷袭也就罢了,毕竟那些士兵不知道孙策有过这样的念头,可现在若是再不出战,不就表示怕了对方,对士气的打击可是不小啊。

面对孙策的坚持,周瑜只得听从,汇集众将,点大军两万,出城应战。(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升迁之路韩三千苏迎夏恶魔少爷别吻我尊上狼与兄弟修罗武神龙王殿逍遥兵王
相邻小说
贪狼夔牛记洪荒战神恶唐军刀魔武邪神大魔都重来霸王项羽网游行大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