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四章 军心、士气、民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 军心、士气、民心

绣球和奇迹一样的聪慧,跟在殷丞身边没几天,它基本已经能够看懂殷丞的手势,并且按照他的指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圆滚滚、毛茸茸的绣球看上去很可爱,王煦、李朵等人经常会去逗它玩,可绣球很不给她们面子,不管王煦她们再怎么努力,绣球几乎是无私她们的存在。除了殷丞和奇迹,唯一能和绣球玩到一块儿去的,就只有殷丞一岁出头一点的儿子殷商了。

十几个月大小的殷商正是好奇好动的时候,虽然刚刚勉强能走几步,但总是喜欢追着绣球玩闹。同样,绣球对殷商也友好,经常在他的身上爬上爬下,最后连睡觉都一定要睡在一起,不然的话,殷商肯定会哭闹不停,而绣球也会不停地发出呜呜的声音。

一开始黄凤和李朵都很担心殷商接近绣球会有危险,毕竟绣球有那么多前科摆在那里,可后来却发现这两个小家伙居然异常的投缘,在殷丞的有意纵容下,不久之后就没人再表示反对了。

从实验中脱身出来的殷丞又有了大把的时间,经过两年的努力锻炼,殷丞对自己的骑、射、枪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同时也感到继续闭门造车般的傻练几乎很难再有明显进步了,只有在真正的战场上才能做进一步的提升。时间已经有了,功夫又不需要继续苦练,自身实力有了长足进步后,殷丞自然更加关注集团势力。

严格来说,殷丞现在拥有两支半军队,两支是指童子军和蓝鹰卫,而半支是指由项书率领的捞寨护卫队。整整两年时间,除了捞寨护卫队招收了一部分当地居民加入,童子军和蓝鹰卫都还是老样子,人员编制依然还是那些流民。并不是殷丞不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更强的军队,事实上他想得都快想疯了。是他没实力扩编军队数量吗?那当然更加不是了,且不说那些堆积在库房的黄金,就光说藤甲,现在殷丞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万多套,只要他愿意,短短十天就能新组五千以上的藤甲兵。既然想要更多的军队,又有能力扩充,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难道练功把脑子练傻了不成。

殷丞自然不傻,起码目前还没变傻,他之所以不在朱提招收军队,其原因只有一个,殷丞根本就不打算在这里长待。他的计划一直都没变,还是希望先在朱提积攒下足够的实力,然后再回到江东谋求更大的发展。在朱提扩编了军队,虽然对觊觎江东会有不小的帮助,可前提是要这只军队愿意跟随自己到江东去。士兵可不是孙猴子,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们也有父母妻儿,在朱提招收的这些士兵,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朱提,他们会愿意抛下亲人跟自己背井离乡远走江东吗?关于这个问题,殷丞自己给自己的答案是一个字,不!

殷丞也算是半个军事爱好者,以前看书时就很喜欢这方面的书,但他又不仅仅只对血雨腥风的战场感兴趣,因为他很清楚,战争的胜负往往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什么情况能起到左右战场胜负的作用呢,很多人会说是民心、是经济。殷丞当然也认同这样的说法,不过民心和经济的作用要在后期才能体现,在一个势力发展的初期,民心或者经济带来的利益要远远小于地盘,这是殷丞的观点。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军阀热衷于争夺地盘,他们只是为了掠夺那里的物质吗?当然有一定关系,可物质是有限的,抢来抢去又能抢到多少。争夺地盘最主要的却是为了抢夺那里的人口,有人才会有兵,有了兵才能争夺更多的地盘。

人和物质不是一样的嘛,抢个几次也就抢完了,为什么殷丞会加以区别对待呢?表面看来确实是这样,可人和物质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人是长腿的,会跑,物质却没有这种功能。不少人可能对殷丞的这个想法很难理解,是的,这个道理很抽象,光说是说不清楚的,想要对殷丞的这个理论有进一步了解,请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关羽大意失荆州这场战役吧。

关老二在刘备的指示下,威风凛凛地带着荆州精兵强攻樊城、襄阳,直打得曹仁鬼哭狼嚎的,之后更是水淹七军活捉了于禁、庞德,此时的关羽何曾想到自己的下场会如此凄惨。所有的转变都出在吕蒙白衣渡江上,当吕蒙轻取荆州后,关羽的结局已经注定。吕蒙为什么能轻取荆州?那是因为荆州兵马都被关羽调去攻打樊城了,其实这也说明丢了荆州后的关羽依然握有雄兵,可怎么就连像样的仗都没打一场,关老二就一败涂地了呢,他的那些荆州精兵都去哪儿了?

是啊,兵都哪儿去了,当然都逃了啦。荆州精兵顾名思义就是在荆州地区招收的士兵,这些士兵的家人都在荆州,现在荆州被东吴占了,他们的家人也落到的吕蒙的手里,这些士兵哪还有心思跟着关老二混,只要一有机会,自然是逃回家去了。如果当时关羽有大军十万,估计几天内就会逃掉八万,而这八万人都将逃回他们荆州自己的家里,其中起码有五万人在吕蒙征兵的时候又变成了东吴兵马。这还不能看出人和物质的区别吗?关羽的兵马会变成了吕蒙的士卒,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吕蒙抢了关羽的地盘。

抢到地盘的人能得到多大利益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但对失去地盘的人来说却绝对是致命的,连战神关羽都不能例外。不单单是关羽,比关老二更牛×的曹操也是这样,不然他又何必在知道吕布伙同陈宫袭取兖州时火急火燎地赶回去呢,难道刘备和陶谦真的能守住徐州,刘、陶二人的实力和当时的曹操比起来就像个婴儿。

一支军队的强弱,除了要看训练的好坏,更主要的是看其军心是否稳定、士气是否高涨,其中军心的作用还在士气之上。军心稳不稳就牵涉到地盘的问题了,如果你能牢牢地把士兵出生地控制在手里,你的军心必然乱不到那里去。领军将领能力的强弱和军心没太大关系,更多时间是反应在士气高低上,至于说被人津津乐道的民心,其实只在很小程度上对军心、士气有一定的影响,根本起不到关键的作用,不然董卓早完蛋了,刘备也不用当那么长时间的流浪狗。

一个独立的势力,其生存能力看他的军心,其发展能力看他的民心,至于能不能笑到最后,那就取决于他的经济,这就是殷丞比较独特的想法。

有了这种观念,殷丞当然不会在朱提扩军啦,一旦扩军,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怕还得搭上无数套藤甲,估计那些士兵在逃跑前是不会把装备还给自己的。

由于没有大规模组建军队,所以需要殷丞操心的事并不多,董和也早就筹建好了一套工作班子,寻常小事应付起来绰绰有余。说起董和,殷丞对他多少有些愧疚,仅仅两年时间下来,董和看上去足足老了十岁。殷丞手下实在缺乏理政能手,几乎是董和里外一把抓,如果不是有殷丞特意从华佗那里求来的养生汤在顶着,也许董和早就累病倒了。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殷丞曾经想过要用五年的时间在云南积聚实力,但他在做这种估计的时候根本没想到会有那么大一个金矿落到自己手里,也没想到自己会和孟家扯上关系,还成了王家的乘龙快婿。有了这些利好因素的帮助,殷丞的发展速度早就超过原先的想象。殷丞给自己这两年下了一个评语,够了。

是的,够了,已经达到自己的目标了。恰逢此时鸡肠寨传来消息,金矿已经挖掘一空,就是这个消息令殷丞最终下定决心要离开朱提,他要回江东去抢地盘、造大船,然后……

为了避免引起太大的动静,殷丞并没向任何人提及准备离开的事,可从他一系列的安排中,不少人已经看出他将会有大的动作,只是不清楚具体行动而已。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殷丞这个‘猪脚’始终是和‘猪蹄’有着极大的缘分,想走未必就能走得了。一张名帖彻底打乱了殷丞的计划,名帖上的落款是这样的――朱提刘穆。

从魏兴手里接过这张拜帖的时候,殷丞明显就是一愣。来朱提两年多了,殷丞时刻回避和官方有什么接触,三国时期吏治的腐败殷丞可是太清楚不过了,有了宋乾这个教训后,凡是必须和官府打交道的事,殷丞都会拐弯抹角地让王家替自己出面,即便是多次收到刘穆的贺礼,殷丞也都是让王绛出面表示道谢。两年间,殷丞从没出入过府衙一次,也没和刘老大见过面,这次怎么会莫名其妙地给自己下了个拜帖。

见还是不见?当然要见啦。

要说这个刘穆,他在朱提的口碑还算不错,和那个宋乾绝对不是一路人。殷丞不和刘穆打交道,除了想避免有些麻烦,还因为刘穆在朱提盗匪面前采用的妥协政策让殷丞对他有些轻视。一个被贬黜、能力又不咋的的家伙,殷丞确实对他没什么兴趣。

殷丞和刘穆之间又没有什么矛盾,别人登门哪能不见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然后,爱情随遇而安升迁之路韩三千苏迎夏恶魔少爷别吻我尊上狼与兄弟修罗武神龙王殿逍遥兵王
相邻小说
贪狼夔牛记洪荒战神恶唐军刀魔武邪神大魔都重来霸王项羽网游行大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