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三七一章 三斗米出自石谷 活命在有生之年(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县看他仍摆出一幅气势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便给他动了大刑。康祺虽然跋扈、霸道,可洞察和感知能力极强,由本县给他动刑的胆量,蓦地认清了形势,他身上的那股气势像撒了气的猪尿泡,瞬间便绵软下来。

此刻,本县却不再收回行刑的命令,直到六十刑杖落到实处,康祺这才明白国法不会漏惩任何一个枉法之人,只是朝夕而已。

于是,他被架到堂下以后,不但把陷害公子的案情讲述的清清楚楚,还把自结成那股集团势力以来,在昆宗县所犯下的所有罪行,全都招了个详细明白。

在他的招供中有一件更令人发指,更令人切齿的事情,让本县不得不留他一命,因为他还是这集团势力残害忠良案中的一个主谋,本县必须要活着解他进京,将他交给刑部。"

康云孝听到这里,便不再关心自己的冤情,而是湿润着两眼问道:"大人,您说的残害忠良案,可否与先父去世有关?"

县太爷迟叶生神情凝重,庄重肃穆的看着康云孝,轻轻点了点头,眼中也已湿润。

康云孝缓缓站起身来,先是对迟叶生一揖,而后跪下双膝,磕下沉重的三个响头。

县太爷很理解康云孝此刻的心情,受下这三个头以后,带着对康云孝的父亲,那位被人谋害的吏部侍郎康祯的敬意和同情,伸双手把康云孝搀扶起来。

甘牛牛讲述到这里,便到了回家吃午饭的时间,尽管听众兴致未尽,也不得不各自猜测着故事中未解的谜底,赶着各自放养的一头或几头牛回家。

回家的路上,甘祭祖对故事中最感兴趣的地方,便是故事中出现的那些字谜,若现任这位县太爷真的像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睿智和刚正,父亲留下的那柄剑以及那副画卷中的秘密,定然能够被他参透。

俗话说老马识途,殊不知老牛也识途。骑在牛背上的甘祭祖兀自想着心事,也不耽误老牛往家走着。

甘祭祖心想:"康云孝那几句话的谜底,在故事中已然揭晓,从中不但能体现出今任县太爷的聪明才智,还暗含着前任那位古稀老爷的内敛和不阿。

既然前任认为,把康云孝收监在到牢里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康云孝,那么他对牧大年的神断,将牧大年收押在监牢里定然也有深意。尽管牧大年的那几句话中,没有暗示他的冤情由名字中带'生';的老爷给昭雪。如果我见到这位现任老爷,一定要先请教牧大年那几句话的含义。偌大老爷解释的恰当,俺的冤情便让他给伸,否则,俺怕落个冤情不得伸,画卷也给充了官,到那时,即便真遇到清官,想诉冤便也没有了凭据..."

甘祭祖在东家吃完午饭以后回到家里,他兴奋的把三个故事简略的给母亲叙述了一遍,说道:"娘,儿子旁晚放牛回来便给东家告个假,明天一早咱就赶去县衙诉冤,儿子想,这位县太爷定然能解透咱的谜底,给咱伸冤。"

"儿啊,你莫心急,你外公也曾是个做官的,据娘所知,衙门只在放告日才受理案情,娘这两天正好在里长家给他女儿做嫁衣,顺便托里长太太请里长打听清楚县衙那天放告..."

就这样,宁氏打问清楚了放告日以后,母子二人起个大早便来到衙门击鼓鸣冤。

县太爷耐心听甘祭祖讲述完他来鸣冤的理由,确实有了被怕马屁给拍舒服后的那种感觉。

尤其是甘祭祖现场发挥的那几句"参演不透这幅画卷的老爷要么是个昏官,要么是个沽名钓誉,浪得虚名的捐官,可是,俺来的时候是打听清楚了的,好些人都说您是个清官,是个明察秋毫..."

这便使县太爷不得不重新审视起那柄宝剑和画卷。

可就在这时,甘祭祖却说道:"老爷,全县的百姓都相信您是一位大青天,自然俺也相信,尤其听了您为百姓伸冤的故事,俺更是信的不行不行的。可俺和俺那些小伙伴从故事里听出一个疑惑,都闷得不行不行的。来时,俺答应了那些小伙伴,一定请您在断俺家的冤案之前,把小伙伴们的那个疑惑给解疑一番。俺给您磕个头,求您给讲解讲解呗。"

迟叶生看着这个个头与实际年龄及不相称的男孩,憨态里充满着童声童气,一时却吃不准他是单纯的求疑,倘或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此时,迟叶生心中倒有了种不问其因,急于解疑答惑的冲动。于是,和颜悦色的说道:"你和你那些小伙伴疑惑在那里?"

甘祭祖心中高兴的同时,对迟叶生之前带给自己的那点不爽,抛向了爪哇。急忙说道:"老爷,您再给牧大年昭雪的那个故事里,美中不足的是,您没有解释牧大年案发前,算命先生给牧大年的那几句谶语。"

迟叶生仍笑容可掬说道:"本老爷不曾想着牧大年向本老爷提及那几句谶语,这也不妨,你且说出来,本老爷对案情倒还有些记忆,倒还能结合案情解释一番。"

甘祭祖脸一红,略显抱歉神态说道:"是俺话说的唐突了一些,俺也没听到牧大年对您说起过,那几句谶语是在牧大年得到他那张宝雕弓和那只镇箭的故事里出现的。不怪老爷不知。

算命先生给牧大年的那几句话是:"矢得,汤去三面,方安;矢去,兽穷则啮,似晚;梦生,啮血沁骨,致远;梦灭,感激涕零,命然。老爷,您看这句话与他的经历有关没?"

迟叶生听后沉思片刻,眉毛猛然上扬的同时笑着说道:"有了,'矢';便是'箭';,为涉猎利器。这里的'汤去三面';当解为'网开一面';。

此句可理解为牧大年得到这只涉猎利器以后,只有往开一面,切莫赶尽杀绝方有安宁的生活。当失去这只利器之后,便会遭到陷于绝境野兽的博噬反扑。这便寓意牧大年得到利器以后,并未做到'汤去三面。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此天道便使他失'矢';。失'矢';以后,那些曾被逼至绝路的禽兽便会趁牧大年失'矢';之际,给与报复。由此看来,牧大年得'矢';为有缘,失'矢';是有因。

后面这两句便极易解释,因为牧大年曾给本县说过,他去昆宗观禳解的原因,是因为梦到禽兽对他无休止的啃噬,显然牧大年因为生出此梦方去禳解。也正是在禳解的过程中,牧大年肯定极其诚恳的承诺了什么,定然也是因为这个承诺而获得安宁。

最后这句,便是玄机所在。因为牧大年不守承诺,自认解了梦魇,有了符咒便有恃无恐,在狩猎中,继续着他的杀绝行为。也正是他这种行为,使他求安静的美梦破灭,致使前任那位古稀大人,用神断将他收监,以避兽穷则啮的厄运。(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龙王殿修罗武神剑来冥河传承韩三千苏迎夏判官逍遥兵王轮回乐园恶魔少爷别吻我
相邻小说
夏兰荇德家的二女儿至木归元诀创神斗永生祭坛重生之绝世杀神大道藏天下器焰嚣张无敌武王魔龙心变身之微光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