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零点看书移动版

第一章 遇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和六年,寒冬,下午,洛阳城北,北门谷门(注:东汉洛阳城北有两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外,白茫茫的一片,一眼望不到边。一场久违的大雪给洛阳这座大汉最繁华的的城市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雪刚停,天空的云彩还没有散尽,太阳公公便迫不及待的探出了头,向重新沸腾起来的洛阳城窥视过去。

城门口,只有几个缩在城门洞中取暖的守卫,口中骂骂咧咧的嘟囔个不停。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也不复往日的热闹与喧嚣。马车也已经不可通行了,只能偶尔看到零星几个艰难跋涉的行人。

因为人烟的稀少,守护洛阳外城的士兵们变得非常的懈怠,兵器被斜靠在城门的洞壁之上,士卒们围在一起,不停的搓着双手,咒骂这个倒霉的天气,偶尔有几个卖柴卖碳的农夫挑着柴碳经过,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他们通过了。这时守城的士卒们心中想的只是能够早早接班,回去喝一口热酒,躲在火坑边美美的休息一番。

忽然,城门口传来了一声马嘶。几个正围在一起搓手烤火取暖的门卫不由吓了一跳,连忙向城门外看去,只见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马驹,正在护城河上仰头看着洛阳城,口中还不时发出一声感叹。这个年轻人也是一身黑衫,背上还背着一杆长枪模样的东西,被布套套了起来,还有一张长弓,一壶羽箭,一副武士的打扮。仔细打量过去,这个年轻人倒是长得颇为英俊,身材修长,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让人一眼看过去就不由得生出几分好感。

只见骑士下了马,牵着来到城门口,几个守门的士兵围了上去。只听一个领头模样的士兵问道:“来着何人?可有符信?”

东汉实行的是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所有的自由民都有自己的户籍证明,记在竹板或木板上,所以又叫“版籍”。汉朝实行的是颛顼历,每年农历十月是岁首,第二年九月是岁尾,所以在每年的八月份会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登记治下百姓的户籍,上边会注明户主的姓名、职务、籍贯、爵位、年龄及家属,还有田亩财产等,作为赋税和徭役的依据。一旦登记入籍,编户民就不得随意迁徙,一旦被抓到就会有重罚。所以出门在外的游人就必须有专门的符信作为证明,尤其是入城的时候,必须有符信证明,否则就会被抓起来。

骑士笑呵呵的从怀中掏出一块长方形的竹板,递了过去,口中回答道:“大哥,这是我的符信,请您过目。”

看到骑士对自己颇为恭敬,领头的士兵不由得颇为受用,接过竹板模样的符信看了看,只见上边写着:“张飞,幽州涿县人士。屠户,延熹六年生,身长八尺,肤白。”士兵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你便是张飞?幽州人?”

骑士笑着回答:“对,在下便是张飞,幽州涿县人。”

原来这个骑士名叫张飞。

士兵又问:“因何来洛阳?”

张飞回答道:“今年父母染了伤寒,不幸都故去了,家中只剩下在下一人,此番来洛阳正为投奔亲戚而来。”说完,其实脸上露出一丝悲伤的神色。

士兵听了骑士的话,不由的露出一丝歉意,把符信递了回去,摆摆手,让手下让开路,然后对骑士道:“没事了,你可以进城了,记得在城中不可骑马疾驰,以免冲撞了行人。”

张飞把符信揣回怀中,对士兵道:“是,在下省得了!”然后牵着马进了城。

张飞进了城,沿着大道一路行来,只见街道两旁,都是豪门府邸,深院高墙,不由得一时间傻了眼。原来东汉洛阳城上东门内是权贵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在洛阳城的东北方向,所以张飞从谷门进去,刚好是权贵居住的地方。张飞本来想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现在只能穿过去才知道能不能找到住的地方了。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张飞不由得抬眼看去,只见一个身长七尺,细眼短须,满脸黝黑的人,骑着马迎面走了过来。张飞仔细打量过去,只见对方虽然容貌一般,而且身材也不高(注:汉尺一尺约合现在厘米,七尺只是一米六刚出头,实在算不得高),但是面色坚毅,短小精悍,一看就不是简单人物。

张飞想向对方打听一下住宿的地方,于是等对方走近了,勒马开口问道:“这位兄台请了,不知道附近可有投宿的地方?”

对方愣了一下,方才回答道:“足下可是第一次到洛阳?这里是权贵居住的地方,没有住宿的客栈,你要想投宿得穿过这里,到中东门外的马市或者粟市,那里有很多客栈,供外地人住宿。”

张飞有些傻眼,不知道中东门又是那个城门,只是喃喃道:“在下确实是第一次来洛阳,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原来洛阳城东西各三个城门,南北各两个城门,中东门就是东城中间的城门,汉朝集市是建在城外的,城内也有一个集市,名叫金市,位于官署区的西北,是为了方便办公的官员特意兴建的,对方估计张飞没有资格在里边居住,所以只指出了另外两个集市。

对方见张飞有些发愣,明白了张飞恐怕对洛阳城的布局一无所知,不由得有点哑然。此人仔细打量了张飞一眼,看对方一身武士打扮,估计是一介游侠,只是不知道身手如何,又见张飞年纪轻轻,相貌堂堂,不由得有了几分好感,心中自有了一番打算。

只见对方开口问道:“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张飞赶忙回答道:“不敢当,在下姓张名飞,表字益德。兄台称呼在下益德即可。”

对方拱拱手行了一礼,道:“原来是益德兄。某姓曹,名字也是操,操守的操,表字孟德。不知益德是哪里人士?”

张飞大吃一惊,声音陡然提了一个八度:“原来你就是曹操?”

曹操有点生气,直接称呼对方姓名在汉代相当于骂人,是非常失礼的表现。但是看上去对方好像认识自己,曹操也不好表现出来,只是眉头微微皱了皱,问道:“益德认得在下?”

张飞连忙道:“孟德兄勿怪,在下久闻孟德兄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出言无状,还请孟德兄勿怪。”

曹操有些诧异,不知道对方如何得知的自己,但既然对方道了歉,自己自然也不便追究下去,开口笑了笑,对张飞道:“益德竟然知道曹某的姓名,倒是让曹某不胜荣幸。”

张飞正色道:“孟德兄客气了。天下谁人不知孟德兄任洛阳北部尉时,不畏权贵宦官,立五色大棒,杖毙蹇硕的叔叔蹇图。在下早就听说孟德兄的大名,今日幸得一见,应该是在下的荣幸才是。”

见张飞提起了自己的事迹,曹操心中不由得颇为高兴,这件事是曹操的得意手笔,一直被曹操引以为豪,也被天下人称许,曹操脸上不由得漏出几分得意。但是口中却颇为谦虚:“不敢当不敢当,年少轻狂而已。不知益德来洛阳所为何事?”

张飞连忙回答道:“正为投奔孟德兄而来,在下愿为孟德兄旗下一卒,尽供驱驰。”

曹操不由得大为吃惊:“益德何故如此?在下何德何能,能得益德如此看重?”

原来,此张飞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燕人张益德(张飞字益德,而不是《三国演义》里的翼德,虽然“飞”和“翼”意义更为接近,叫翼德似乎更为合适,但是史书记载张飞字是“益德”,本书就取史书的记载),但是灵魂已经被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取代了,巧合的是,这名宅男也叫张飞,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后文自有交代。

张飞之所以千里迢迢从涿郡南下洛阳,自然是为了抱大腿来的。现在已经是光和六年冬,按照现代人习惯的说法,也就是公元18年,甲子年的前一年,马上浩浩荡荡的黄巾起义就要爆发了,张飞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来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汉末,自然只好找一个大腿来报,汉末最粗的大腿自然是一代枭雄曹操这厮,张飞才不远万里来洛阳投奔曹操。

至于自己的同乡刘备刘皇叔,虽然也是一条大腿,但是前期刘备颠仆流离,寄人篱下,张飞只想同甘,不愿共苦,只好果断放弃了。当然比起曹操,袁绍前期更风光,但是这厮铁定看不上屠夫出身的张飞,,而且袁绍志大才疏,好谋寡断,不是理想的主子,张飞只好放弃了。

张飞意外碰到了曹操,当然是大喜过望,当下也不顾身份,先把热脸贴了过去,恨不得下马紧紧抱住曹操的大腿不放手,于是笑眯眯的对曹操道:“天下英雄,唯孟德尔。莫非孟德忘记了桥太尉当年对孟德的期盼?”

原来年轻时期的曹操,虽然机智警敏,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加上曹操出身宦官,虽然曹操有五色棒杖毙蹇硕叔父的壮举,但是很多士人还是很看不起曹操。

只有前太尉桥玄认为曹操颇为不凡,桥玄曾对曹操说过:“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后来南阳何颙也曾评价曹操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因为曹操声名不显,桥玄还给曹操出主意,让他找南阳许劭给自己一个评价。许劭是汉末著名的月旦评主持人,以知人著称,于是曹操找到了他,开始许劭不愿意给曹操评价,但是曹操年轻气盛,用强逼许劭,许劭不得以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志得意满,大笑而去,自此名扬天下。

曹操心中虽然十分高兴,但是现在毕竟已经年近而立,成熟了许多,口中还是谦虚了几分。张飞是来投奔自己的,曹操自然不能亏待张飞,让张飞去住客栈,自然把张飞领回了自己家中。张飞正好没有去处,当然乐得和曹操住在一个屋檐下,汉末很多豪强都养有门客,张飞投奔曹操也不算太过突兀,曹操自然也愿意接受。(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轮回乐园无限神装在都市逍遥兵王恶魔少爷别吻我冥河传承尊上人途韩三千苏迎夏
相邻小说
边尘超能力者手把手教你做人[综]黄巾贼创世录本源之子我的美女同事重生之异界入世修行求求你别惹我妖花噬界南申无限之配角的逆袭